百词典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时间: 2025-07-26 23:33:16

诗句

往年植处倚苍屼,曾蔽秋苔两席宽。

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33:16

原文展示: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往年植处倚苍屼,曾蔽秋苔两席宽。
别后不因贪水宿,儿孙那得许萧寒。

白话文翻译:

在往年我所栽种的地方,依靠着苍翠的山峰,曾经遮蔽了秋天的苔藓,宽敞得可以铺上两张席子。
分别后并不是因为贪恋水边的宿处,儿孙又怎能享受这样的清幽与冷清呢?

注释:

  • 苍屼:苍翠的山峰。
  • :遮蔽,遮挡。
  • 秋苔:秋天生长的苔藓。
  • 贪水宿:贪恋水边的栖息之地。
  • 萧寒:指清冷、寂寞的环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秋苔”可以联想到秋天的萧瑟和自然的变化,常常用来表达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
  • “儿孙”可以理解为对后代的期望与关爱,同时也反映出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镃,字君复,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富有哲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往年种植水蕉的追忆之中,表达了诗人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后代生存环境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曾经栽种水蕉时的满足与欢乐,苍翠的山和宽敞的席子象征着诗人精神的寄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并非因为对水边栖息的贪恋而不愿离开,而是感慨儿孙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又能享受到什么。整首诗在怀旧与思考中交织,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往年植处倚苍屼”:描绘了曾经在青翠山峰旁种植水蕉的情景。
    • “曾蔽秋苔两席宽”:回忆那时的丰盛,苔藓虽生,但也有宽阔的空间。
    • “别后不因贪水宿”:说明离开并非因对水边栖息地的留恋。
    • “儿孙那得许萧寒”:担忧后代在这样清幽环境中难以得到好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水蕉的栽种与人生境遇相联系,象征着生活的丰盈与匮乏。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后代生活困境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水蕉: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希望。
  • 苍屼:象征着坚韧与永恒的自然。
  • 秋苔: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苍屼”指什么?
      • A. 水边
      • B. 苍翠的山峰
      • C. 秋天的苔藓
    2. 诗人为什么不因贪水宿而留恋?
      • A. 他已离开
      • B. 为了儿孙的未来
      • C. 只喜欢山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怀念与忧虑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张镃的此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孤独与环境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对后代的担忧,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秋岁 千秋岁 千秋岁·赠日本歰泽青渊男爵1914 千秋岁 千秋岁 和丹麓五十自寿韵 千秋岁引 怨情 千秋岁 其一 长至泊庐山下 千秋岁 其三 雨后携家游西湖,荷花盛开 千秋岁 寿程竹逸七十 千秋岁 寄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还珠买椟 恩威并重 正大不阿 黽字旁的字 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戛釜撞瓮 独清 甘至 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差两错 田字旁的字 亏贼 龙字旁的字 玩索 丑话说在前头 包含壻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包含肩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