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其一 长至泊庐山下》

时间: 2025-05-04 10:11:02

诗句

遥青缥渺。

彭蠡湖天晓。

葭管动,阳回早。

香闺添綵线,画阁薰龙脑。

人何处,楼船官烛寒相照。

星渚环山堞,战垒埋荒草。

伤往迹,浑如扫。

炉峰烟未改,鹿洞云还绕。

涛万叠,月明一点匡庐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1:02

原文展示

千秋岁 其一 长至泊庐山下
作者:梁清标 〔明代〕

遥青缥渺。彭蠡湖天晓。
葭管动,阳回早。
香闺添綵线,画阁薰龙脑。
人何处,楼船官烛寒相照。
星渚环山堞,战垒埋荒草。
伤往迹,浑如扫。
炉峰烟未改,鹿洞云还绕。
涛万叠,月明一点匡庐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湖边景色,远处的山色朦胧,彭蠡湖在晨曦中显得特别宁静。芦苇轻轻摆动,阳光已经开始洒下。香闺中增添了彩线,画阁里飘散着龙脑香。人们的身影在哪里呢?楼船上,官烛发出微弱的光亮。星星点点的水面环绕着山坡,昔日的战垒已经被荒草覆盖。往日的痕迹,仿佛都被一扫而空。炉峰的烟雾仍旧没有改变,鹿洞的云彩依然环绕。波涛汹涌,月光下的匡庐山显得格外渺小。

注释

  1. 遥青缥渺:遥远而青色的景象,形容山水的朦胧。
  2. 彭蠡湖:湖名,位于今湖北省,因其清澈见底而著称。
  3. 葭管:芦苇的茎,形容随风摇动。
  4. 阳回早:阳光早已出现,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5. 香闺:指闺房,女子的居所。
  6. 官烛:官家使用的蜡烛,暗示夜晚的微弱光亮。
  7. 星渚:星星点点的水面,渚为水边小洲。
  8. 战垒:古代的防御工事,这里指被荒草覆盖的过去遗迹。
  9. 炉峰:烹饪时的烟雾,指代自然环境中的烟雾。
  10. 鹿洞:指山中有鹿的洞穴,这里隐喻自然的宁静。
  11. 涛万叠:波涛汹涌,形容湖面波浪起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约1560年-1620年),字嘉猷,号清标,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山水情怀,极具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千秋岁》作于梁清标的庐山游历期间,诗人以庐山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千秋岁 其一 长至泊庐山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晨曦与湖泊的宁静,构建出一种恬淡而悠远的意境。开头“遥青缥渺”便勾勒出远山的轮廓,结合“彭蠡湖天晓”,将诗人置于一个清晨的自然氛围中。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既有“葭管动”的动感,又有“阳回早”的暖意,呈现出春日的生机。

诗中交织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自然的思考。特别是“伤往迹,浑如扫”,在描述战垒被荒草覆盖的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此句不仅强调了时光的流逝,也传递了对曾经辉煌的无奈与伤感。

最后的“涛万叠,月明一点匡庐小”,将诗人置于更为辽阔的自然背景下,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的渺小和谐共存。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的表达上自然流畅,体现了梁清标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遥青缥渺:描绘出远山的青色,给人一种虚幻的感觉。
  2. 彭蠡湖天晓:在晨曦中,湖水的宁静与清澈。
  3. 葭管动,阳回早:风吹动芦苇,阳光照射,象征生机。
  4. 香闺添綵线:女子的房间装饰,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5. 画阁薰龙脑:画阁中的香气,增添了诗的雅致。
  6. 人何处,楼船官烛寒相照:人影难觅,微弱的烛光映照着楼船。
  7. 星渚环山堞:星光点点,映衬着山坡的宁静。
  8. 战垒埋荒草:昔日的战场如今已被荒草覆盖。
  9. 伤往迹,浑如扫:过去的痕迹仿佛一扫而空,时间的流逝。
  10. 炉峰烟未改,鹿洞云还绕:自然景色未变,仍旧环绕着山间云雾。
  11. 涛万叠,月明一点匡庐小:波涛汹涌,月光下的匡庐显得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情,增强诗意。
  • 拟人:对环境的描写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香闺添綵线,画阁薰龙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庐山的清晨,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回归自然、心灵宁静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2. 湖水: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与情感的寄托。
  3. 芦苇:自然的生机与动感的象征。
  4. 烛光:温暖与孤独的交织,传达出人类情感的脆弱。
  5. 星光:永恒与希望的象征,与自然相融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彭蠡湖”位于哪个省?

    • A. 湖南
    • B. 湖北
    • C. 浙江
  2. “香闺添綵线”中的“香闺”指的是什么?

    • A. 男子的卧室
    • B. 女子的居所
    • C. 书房
  3. 诗中所描述的景象主要是在什么时间?

    • A. 黄昏
    • B. 清晨
    • C. 正午

答案

  1. B. 湖北
  2. B. 女子的居所
  3. B. 清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by 李白
  2. 《春晓》 by 孟浩然
  3.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春晓》 by 孟浩然
描绘春天来临的自然景象,表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意,与《千秋岁》的宁静清晨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时间段的自然美。

《静夜思》 by 李白
在夜的宁静中思念故乡,反映出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千秋岁》则通过清晨的景象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作者:李明
  2. 《明代诗人研究》 - 作者:王伟
  3. 《庐山游记与诗词》 - 作者:张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元伟过洛阳夜燕 晓坐西斋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答崔都水 答王卿送别 送榆次林明府 寄职方刘郎中 送中弟(一作送崔肃懿) 杂体五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宽疾 珠轮 六宫粉黛 戈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蹈火探汤 韋字旁的字 红包 挨肩擦脸 歹字旁的字 遗恨终天 窥觎非望 凤舞龙蟠 蚩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