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0:47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舞,
鹍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早晨,露水滋润了湘江的琴弦,似乎有细雨轻轻滴落在花梢上,帘影摇曳不定。燕子在丝绳上跳跃,柳条随之舞动。镜匣中的鹍鸟频频打开又掩上,檀粉的香气让人懒洋洋的,早晨的泪水如潮水般涌来。昨夜的香衾中醒来,梦境似乎遥远而模糊。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著名词人,满族,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词宗”。他生活在清初,正值满清统治的建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纳兰性德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往事的追忆。时值清代初期,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柔和的氛围。开篇“凉生露气湘弦润”便展现出一个清晨的宁静与美好,露水滋润了琴弦,暗示着音乐的清脆动人。而“暗滴花梢帘影谁摇”则将这种静谧的美感进一步深化,花梢上的露珠悄然滑落,帘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接下来的“燕蹴丝上柳条舞”,描绘了燕子在春光中欢快的舞动,柳条轻盈地随风起舞,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鹍镜匣开频掩”中的鹍鸟则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频繁的开合暗示着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的“昨夜香衾觉梦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醒来时发现梦境已然遥远,带着淡淡的伤感,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美好与失落。这首词以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展现了人对生命、对理想以及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表层意义,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诗词测试:
诗中“凉生露气湘弦润”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燕蹴丝上柳条舞”中的“燕”指的是哪种鸟?
A. 麻雀
B. 燕子
C. 鹦鹉
D. 老鹰
诗中提到的“檀粉”象征什么?
A. 男性
B. 女性的妆容与温柔
C. 自然的风景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同样描绘春天景象的《如梦令》中,李清照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而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则将焦点放在了个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的描写上,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以上资料可为深入理解纳兰性德及其作品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