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4:07
《大酺(寿沿江大制使观文马裕斋同知)》
作者:陈著 〔宋代〕
问大江东,长淮上,缘分如何修到。
轻裘还熟局,第三番又是,五年春了。
菜饭工夫,露香心事,惟靠天公分晓。
林泉琴书梦,算飞笺觅去,不知多少。
奈雅意难酬,又还留住,口衔新诏。
都无他嗜好。玉麟静公事供谈笑。
满眼是风花飘忽,惟有长松,雪霜里插天苍老。
休忆家山好。安乐处便成蓬岛。
正春雨秧畴饱。边城如画,处处绿杨芳草。
青溪不妨寄傲。
问大江向东流,长淮之上,我和你之间的缘分是怎样修来的?
轻裘轻便而又熟悉,第三次的聚会,五年的春天已经过去。
在吃菜饭的时光里,露水带来的香气中,我心中的秘密,只能仰赖天公来分晓。
在林泉之间,琴书的梦境,算是寄托在飞笺上,不知要寻觅多少次。
奈何我心中的雅意难以酬答,但又留恋于此,口中含着新的诏令。
我没有其他的嗜好,只有与玉麟静公共同谈笑公事。
眼前尽是风花飘忽,唯有那长松,在雪霜中屹立苍老。
不再怀念家乡的美好,安乐之处便成了蓬莱仙岛。
春雨滋润着秧田,边城如画,处处是绿杨和芳草。
青溪边也可以寄托我的傲气。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生活情感,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大酺》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庆祝时光的流逝与友谊的深厚。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大酺》通过问候大江与长淮的方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缘分的珍贵与难得。诗人为友人庆祝,反映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在轻裘的意象下,诗人展示了聚会的轻松与愉悦。而“菜饭工夫”则平实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点滴,表现了一种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诗中“奈雅意难酬”一句,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尽管有新诏的口衔,但仍感到对生活的无奈与难以回应的雅意。最后,诗人以“青溪不妨寄傲”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在清新明朗的意境中,融入了人情与自然,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优雅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问大江东,长淮上,缘分如何修到:诗人以问句开篇,表达对缘分的思考,设问引人深思。
轻裘还熟局,第三番又是,五年春了:通过轻便的衣物和聚会,描绘出轻松愉悦的聚会气氛,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菜饭工夫,露香心事,惟靠天公分晓:描绘生活的平淡,但心中却藏有秘密,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林泉琴书梦,算飞笺觅去,不知多少:寄托理想与追求,表达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奈雅意难酬,又还留住,口衔新诏:心中理想难以实现,但仍然留恋当前的生活状态。
都无他嗜好。玉麟静公事供谈笑:强调友谊的重要性,通过谈笑抒发生活的乐趣。
满眼是风花飘忽,惟有长松,雪霜里插天苍老: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豁达与坚韧。
休忆家山好。安乐处便成蓬岛:放下对家乡的怀念,追求内心的安逸与幸福。
正春雨秧畴饱。边城如画,处处绿杨芳草: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青溪不妨寄傲:以清溪象征自由与傲气,表现诗人洒脱的个性。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传递出对缘分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与内心安宁的心情。
《大酺》中的“轻裘”指什么?
A. 重衣服
B. 轻便的衣物
C. 不合身的衣服
D. 传统服饰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A. 家乡
B. 理想的生活环境
C. 友谊
D. 春天
“奈雅意难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欢乐
C. 满足
D. 忧伤
答案:1. B 2. B 3. A
《大酺》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与奔放,而《大酺》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