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51
纷纷世趣竟多途,
失在从人得在吾。
苟获一时儿女笑,
定罹千古圣贤诛。
微生何事疑人佞,
孟子当年亦自迂。
满眼悠悠懒商较,
尽留来者议贤愚。
纷纷扰扰的世俗趣味,真是多种多样,
迷失在他人的追随中,却又获得于我自己。
只要能获得片刻的儿女欢笑,
就必定会遭到千古圣贤的谴责。
我微不足道的人,又何必怀疑他人的谄媚,
孟子当年也曾显得迂腐。
眼前的一切,懒得去争辩,
只留下后人来评议贤愚。
王令,宋代诗人,字仲方,号天舒,生于北宋,卒年不详。他以诗名闻名,作品多表现对世事的思考与感悟,风格质朴而深邃。
《信笔》作于一个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作者通过对世俗的观察,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对追随他人、迎合世俗的批判。
《信笔》以简练的语言和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人们在世俗纷扰中的迷失与困惑。诗的开头,王令用“纷纷世趣竟多途”来描绘世俗的复杂与多变,流露出对世间万象的无奈。接着,他反思追随他人而失去自我,强调个体的独立与自主,透过“失在从人得在吾”,表达了对于真正自我的追寻与坚守。
而在“苟获一时儿女笑,定罹千古圣贤诛”中,作者警醒世人:即便片刻的欢愉也可能带来永恒的谴责,传达了对短暂快乐的警惕与深思。接下来,诗中提及孟子,暗示即使是伟人也曾被视为迂腐,反映出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与对世俗偏见的无奈。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懒商较”的态度,似乎对世事的争论已不再在意,留下来的是对后世的思考与评判。通过对这些复杂情感与思想的描绘,王令不仅在传达个人的感悟,也让读者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保持自我与真实。
《信笔》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个体在世俗纷扰中迷失的反思,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且警示人们对短暂快乐的追求可能会导致长久的后悔。
诗中提到“纷纷世趣竟多途”,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苟获一时儿女笑”中的“苟”字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孟子”代表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