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1:50
暨阳居四首
作者:王令 〔宋代〕
斯道久泯泯,斯人固悠悠。
归豚非吾心,在礼恶不酬。
从人效屈伸,俯仰不自由。
於命有当然,信矣何足羞。
这条道路已经久远而模糊,那些人也依然显得悠然自得。
回归世俗的生活并不是我的心愿,在礼法中却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跟随他人的举动,俯身仰面都没有自由。
对于命运的安排本是自然的,信仰这一点又有什么好羞愧的呢?
王令,字叔明,号逢春,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质朴而幽雅,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王令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展现了他宁静的内心世界。
此诗创作于王令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之中,体现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
王令的《暨阳居四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诗的开头便点明了“斯道久泯泯”,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接着“归豚非吾心”,提醒人们不要随波逐流,保持内心的坚持和理想。尤其是“在礼恶不酬”,更是直指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表现出王令对礼法虚伪的深刻不满。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丰富,通过“俯仰不自由”的描写,展现了在世俗压力下个体的无奈与挣扎。而最后一句“於命有当然,信矣何足羞”则是对命运的坦然接受,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豁达。尽管面临困境,王令仍然选择以一种自信而坚定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显示出其高尚的精神追求和对个体尊严的坚守。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珍贵,激励后人追求真实的自我。
整首诗歌探讨了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自我认知与坚持,强调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令的《暨阳居四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世俗的批判
C. 对历史的沉思
D. 对家庭的思念
“归豚非吾心”中的“归豚”比喻什么?
A. 对理想的追求
B. 对世俗生活的安逸
C. 对知识的渴望
D. 对爱情的追寻
“於命有当然”这句的意思是?
A.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B. 命运是自然的安排
C. 命运是人造的
D. 命运是不可理解的
王令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有明显的不同。李白的作品多表现豪放与浪漫,强调个人情感的奔放;而王令则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社会的批判,展现出一种沉静的力量。两者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在主题与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