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08
泪缕愁丝款款抽,梦痕和月寄红楼,误教帘箔坠银钩。
落絮无端迷眼角,飞花有意掠眉头,送春才许识温柔。
泪水如细丝一般缓缓流出,愁苦的丝线轻轻抽动,梦中的痕迹与月光一同寄托在红楼之中,误使得帘子和窗帷坠落如银钩。
无缘的落花无端迷住了我的眼角,飞舞的花瓣似乎有意轻轻掠过我的眉头,只有在春天的送别中,才能体会到那份温柔。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清代诗人对情感细腻的观察与表达。其所描绘的细腻情感和景象,常见于古代文人诗词中,尤其是关于春天与离别的主题。
作者介绍:袁克文(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以擅长词作而著称,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善于描绘女性情感及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宫廷文化盛行之际,诗人常通过描绘女性的柔情与内心世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金缕曲 其三》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深刻意象的词作。开头“泪缕愁丝款款抽”,便以泪水和愁苦的丝线,展现了内心的忧伤与无奈。作者通过“梦痕和月寄红楼”的描写,将梦境与月光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忧伤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后的“误教帘箔坠银钩”,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因情感而导致的错位和失落。帘子坠落,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与离去,带给人一种深刻的惆怅感。接着,落絮和飞花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情感色彩,落絮的无端和飞花的有意,形成了对比,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送春才许识温柔”,在离别中感受到的温柔,成为全诗的情感升华,仿佛在告诉读者,只有在经历了离别与失去之后,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珍惜那份温柔的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情感的敏感与深邃的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去的惆怅,借助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对爱情和温柔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泪缕”用来形容什么?
A. 喜悦
B. 伤心
C. 兴奋
D. 愤怒
“送春才许识温柔”中的“春”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青春
C. 情感
D. 离别
诗中“飞花有意掠眉头”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温柔的渴望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