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1:55
谢僧寄拄杖
作者: 谢邈 〔唐代〕
峭壁猿啼采处深,一枝奇异出孤岑。
感师千里寄来意,发我片云归去心。
窗外冷敲檐冻折,溪边闲点戏鱼沈。
他年必藉相携力,蹇步犹能返故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幽谷中,听到猿啼的情景,感叹师友的关怀。诗中提到一枝奇特的植物从孤峰上长出,象征着友谊的珍贵。诗人感慨师长的寄情千里,让自己心中产生归去的愿望。窗外冷风敲打屋檐,溪边闲适地垂钓,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生活场景。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够携手共进,虽然年迈但仍能重返故乡的理想。
谢邈,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展现出对师友的深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其师长之间的情感交流中写成的,表达了对师长关怀的感激与思念。它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谢僧寄拄杖》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师长深厚的感情。诗的开篇以“峭壁猿啼”引入,描绘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自然景象,暗示着诗人身处的环境与内心深处的感受之间的共鸣。接下来,诗人提到“一枝奇异出孤岑”,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友谊珍贵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师长寄来的拄杖的感激。
诗中“感师千里寄来意”一句,深刻地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师长的关怀如同千里之外的寄托,给予了诗人精神上的慰藉。再到“窗外冷敲檐冻折”,则将读者带回到诗人所处环境的严寒与孤独,增强了情感的对比,使得后文的“他年必藉相携力”更加感人。
最后,诗人的愿景中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尽管年老体衰,仍希望能够与师友携手重返故土,这种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使整首诗充满温情。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师长的感激之情、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中提到的“奇异”指的是什么?
“感师千里寄来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蹇步犹能返故林”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