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程给事知越州》

时间: 2025-05-02 01:48:49

诗句

伏节要符惯远游,再朝金陛付牙筹。

君王难识奇才晚,御史章言旧治优。

三峡路长收使旆,九江波迥改行舟。

不须重赋西山好,归侍宸游十二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8:49

原文展示:

送程给事知越州
李綖 〔宋代〕

伏节要符惯远游,再朝金陛付牙筹。
君王难识奇才晚,御史章言旧治优。
三峡路长收使旆,九江波迥改行舟。
不须重赋西山好,归侍宸游十二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程给事的送别之情。诗人感慨,出使他国的官员必须遵循规则,未来再朝廷上向皇帝汇报时,所需的文件与筹议都要准备好。君王难以识别晚年才俊,御史曾经的言辞多是对旧政的赞美。三峡的路途漫长,接收使者的旗帜,九江的波涛汹涌,改变了行舟的方向。无须再赋诗歌赞美西山的美好,归来后只想陪伴在皇宫的高楼之上。

注释:

  • 伏节:指遵循节令,符合规范。
  • 牙筹:古代官员向皇帝上奏的文书,象征着官职和权力。
  • 君王难识奇才:意指皇帝难以识别有才华的人。
  • 御史: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
  • 三峡九江:都是著名的水域,象征着长途旅行与波涛汹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綖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现实细致的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社会政治的关心与对人情世故的细腻描写。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朋友程给事赴越州,表达了对他前途的祝福与对朝廷仕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李綖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现实的无奈与思考。诗的开篇提到“伏节要符惯远游”,强调了官员出使他国时的规范和责任,暗含对程给事未来使命的期待。而后两句则转向对当今君王的感慨,反映出李綖对时局的深刻理解,认为优秀的人才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在权力的游戏中。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三峡和九江的壮观景象,营造出一种浩瀚的旅途感,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最后一句“不须重赋西山好”则展现了诗人对西山美景的淡然,更多的是对彼此友谊的珍视与期盼,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祝福,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伏节要符惯远游”:出使他国的官员须遵循既定的规章制度。
    2. “再朝金陛付牙筹”:未来在朝廷上需向皇帝呈递文书。
    3. “君王难识奇才晚”:君王在识别人才方面存在局限,尤其是在任用人才时。
    4. “御史章言旧治优”:御史的言辞多是对以往政绩的赞美。
    5. “三峡路长收使旆”:三峡的路途漫长,接收使者的旗帜。
    6. “九江波迥改行舟”:九江的波涛汹涌,改变了行舟的方向。
    7. “不须重赋西山好”:不需要再赋诗赞美西山的美景。
    8. “归侍宸游十二楼”:归来后只想在宫中陪伴皇帝游玩。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与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对政治现实的思考,传达了对才华与官场关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三峡:象征着远行与冒险,代表着未知的旅程。
  • 九江:波涛汹涌,象征着变化和不确定性。
  • 西山:象征着美丽和宁静,但在诗中却被淡化,显示出对友谊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伏节”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休息
    B. 遵循规范
    C. 旅行

  3. 诗中提到的“九江”象征什么?
    A. 安宁
    B. 波涛汹涌
    C. 古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远行与壮丽景色的感慨。
  • 诗词对比:可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与本诗对比,两者都表现出对旅途的描绘,但李白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壮丽,而李綖则更侧重于人情与政治。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精选》
  2. 《李綖诗文集》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四时歌。夏 素丝 二遗诗 和袭美酒病偶作次韵 白鸥诗 萤诗 南阳广文欲于荆襄卜居,袭美有赠,代酬次韵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渔庵 中秋夜寄友生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荟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雁峯 昏坎 新亭堕泪 身首分离 佛头著粪 黽字旁的字 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肩比 火字旁的字 腾腾兀兀 刀字旁的字 新近 包含框的词语有哪些 置之不理 靑字旁的字 社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