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4:26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谁从毫末见参天,又到苍苍化石年。
万古清风吹作籁,一条寒溜滴成穿。
闲追金带徒劳恨,静格朱丝更可怜。
幸与野人俱散诞,不烦良匠更雕镌。
谁能从细微之处看见高耸的苍天,又能亲历漫长的时间变迁?
万古的清风如同乐器的声音,一条寒流水滴在石间穿行。
闲暇之时追寻金色的带子,徒然感到遗憾;
而静静地拨动朱色的丝线,更令人怜惜。
幸好与野人一起散步游玩,不必再烦恼工匠的雕刻与修饰。
作者介绍: 陆龟蒙,字士衡,号青鱼,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哲理性,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们常常探讨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首诗正是这一主题的体现。
《二遗诗》展现了陆龟蒙对自然与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哲理的自然图景。开头以“谁从毫末见参天”引入,显示出诗人对微小事物的关注与对伟大事物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接着,诗人描写“万古清风”和“寒溜滴成穿”,以清风和水流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和谐。这种自然的声音如同乐器的演奏,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感悟。
在后半部分,诗人反思人生,追求金带的徒劳与对朱丝的怜惜,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的淡泊与超然。最后一句“幸与野人俱散诞”,更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远离尘世的烦恼,追求一种简单、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示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毫末见参天”中的“毫末”指什么?
A. 伟大事物
B. 微小事物
C. 无名小卒
诗中“万古清风”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大自然的声音
C. 人生的哲理
诗人选择与“野人”一起散步,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
C. 追求艺术
可以将《二遗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在风格上,《二遗诗》更显哲理性,而《山居秋暝》则更具画面感与静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