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时间: 2025-08-01 22:47:08

诗句

走遍人间行路难,异乡风物杂悲欢。

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已办鬓霜供岁籥,仍拚髀肉了征鞍。

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2:47:08

原文展示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走遍人间行路难,
异乡风物杂悲欢。
三年北户梅边暖,
万里西楼雪外寒。
已办鬓霜供岁籥,
仍拚髀肉了征鞍。
故园云物知何似,
试上东楼直北看。

白话文翻译

走遍人间,行路真的很难,
在异乡经历的风物,充满了悲欢离合。
在北方的寒冷天气中,已过了三年梅花的温暖,
而在西楼,万里之外,却是寒雪纷飞。
已经让鬓发生霜以应对岁月的流逝,
依然拼命减肥,以便骑上征鞍出征。
故乡的云雾,与如今的景象相比如何?
不妨登上东楼,朝北方远眺一看。

注释

  • 铜壶阁:指的是一种建筑,象征温暖安定的居所。
  • 岁籥:指的是年岁,象征时间的流逝。
  • 髀肉:指的是大腿上的肉,暗指身体的肥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石湖,浙江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范成大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冬至日,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境遇的反思和对故乡深切的怀念。诗人在异乡漂泊,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诗中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动荡带来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通过描写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走遍人间行路难”,道出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紧接着“异乡风物杂悲欢”,则揭示了诗人在外的孤独与愁苦。诗人用“北户梅边暖”和“西楼雪外寒”对比,展现了他所处的环境的截然不同,暗含着对温暖故乡的怀念。

接下来的“已办鬓霜供岁籥”,写出岁月的无情与自己在时间流逝中所付出的代价。最后两句则是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希望通过登高望远,能缓解心中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走遍人间行路难:表达了生活的艰难,游历四方不易。
  • 异乡风物杂悲欢:在异乡经历的风景中夹杂着悲伤与欢乐。
  • 三年北户梅边暖:在北方待了三年,梅花的温暖令人怀念。
  • 万里西楼雪外寒: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楼,寒冷刺骨。
  • 已办鬓霜供岁籥:时间流逝,鬓发已白,承受岁月的重压。
  • 仍拚髀肉了征鞍:为了征战,努力减肥,表现出一种勤勉的态度。
  • 故园云物知何似:故乡的景象与此时此地相比,究竟如何。
  • 试上东楼直北看:想要通过登楼远眺,寻找心灵的慰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梅边暖”和“雪外寒”,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思乡之情。
  • 象征:鬓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髀肉象征着对生活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和象征,传递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韧与生机,代表着对故乡温暖的向往。
  • :象征着寒冷与孤独,反映出异乡的清冷与无情。
  • 鬓霜: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出对岁月无情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北户梅边暖”中的“梅”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坚韧
    • C) 孤独
    • D) 胜利
  2. 以下哪一句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

    • A) 走遍人间行路难
    • B) 三年北户梅边暖
    • C) 故园云物知何似
    • D) 已办鬓霜供岁籥

答案

  1. B) 坚韧
  2. C) 故园云物知何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冬至日铜壶阁落成》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范成大更突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陶渊明则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宋代诗人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核舟记 菩萨蛮 咸平读书堂 绝句四首 湖上晚归寄诗友 赠白闍梨 送孝忠二首 赵岩 胡士彦挽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闻所未闻 木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一夫之勇 口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棹桨 酣对 左提右挈 拥彗扫门 車字旁的字 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谘合谋 拆白道字 妖不胜德 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喧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