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孝忠二首》

时间: 2025-05-01 07:28:50

诗句

经史三年学,聪明一旦开。

把文甘潦倒,数日待归来。

士患声名早,官今岁月催。

有亲须薄禄,临路尚徘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8:50

送孝忠二首

原文展示:

经史三年学,聪明一旦开。
把文甘潦倒,数日待归来。
士患声名早,官今岁月催。
有亲须薄禄,临路尚徘徊。

白话文翻译:

学习经史三年,聪明才智终于有了启发。
我愿意把文采化为泪水,等待几日的归来。
士人们最担心的是名声来得太早,而如今官职和岁月都在催促。
有亲人要依靠微薄的俸禄,临近道路却犹豫不决。

注释:

  • 经史:指经典的经书和历史书籍,常用来指代儒家经典。
  • 聪明一旦开:聪明才智在某一时刻得到启发。
  • 甘潦倒:愿意甘心情愿地落魄。
  • 士患声名早:士人担心名声来的太快,影响未来。
  • 薄禄:微薄的俸禄或收入。
  • 临路尚徘徊:在路旁犹豫不决。

典故解析:

此诗中“士患声名早”可以看作对士人的一种反思,提醒士人要谨慎对待声名和官职,避免因名声的浮躁而影响前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尤其以诗词、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陈师道与友人别离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士人处境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名声、官职和亲情的感慨,反映了宋代士人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送孝忠二首》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经史三年学”引出对士人求学的艰辛与努力,紧接着“聪明一旦开”则表现了智慧的突然启发,似乎在讽刺那种一蹴而就的成功观。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文才的无奈与对归来的期待,展现了对人生的不确定感。

“士患声名早”一句则透露出对名利的深刻思考,士人们担心因早期的名声而迷失方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声望的重视与压力。而“有亲须薄禄,临路尚徘徊”则强调了对亲情的牵挂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士人的困境,也展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深刻意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宋代文人的复杂心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经史三年学”:表达了诗人对学习的坚持。
    2. “聪明一旦开”:突显了智慧的突现,似乎暗示成功来之不易。
    3. “把文甘潦倒”:展现了对文才的无奈与甘愿放弃的心理。
    4. “士患声名早”:揭示士人对声名的忧虑,反映社会对名声的重视。
    5. “官今岁月催”: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官职的压力。
    6. “有亲须薄禄”:表达了对亲情与责任的思考。
    7. “临路尚徘徊”:体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犹豫。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士人名声、官职与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经史: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
  • 聪明:代表着智慧的启迪与人生的转机。
  • 薄禄:象征着现实生活的艰辛与困境。
  • 临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经史”主要指什么? A. 诗歌
    B. 经典的经书和历史书籍
    C. 小说
    答案:B

  2. “士患声名早”一句的意思是: A. 士人们担心名声来得太晚
    B. 士人们担心名声来得太早
    C. 士人对名声毫不在意
    答案:B

  3. 诗人通过“有亲须薄禄”想表达什么? A. 对亲情的忽视
    B. 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陈师道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在思考社会现实与个人理想方面有相似之处,均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深刻反思。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战乱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陈师道则通过士人的焦虑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陈师道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别友 次古诗韵五首 其四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三 春晚客怀七首 其一 对菊 杂吟 其三 秋怀十二首 其九 黄牛山 其一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垂名青史 己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广武之叹 撒放 野鹤闲云 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小枉大直 八字旁的字 克己复礼 义度 骆驿不绝 牛字旁的字 踜蹬 雅人清致 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