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6:51
临池闻道学书成,已许家鸡胜伯英。
雪竹霜毛分一束,开包何异五侯鲭。
在池边听说学习书法已经成功,已允许家里的鸡比得上伯英(王羲之)。
雪白的竹子和霜冻的毛发分成一束,打开包裹与五侯鲭(鲭鱼)何其相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曾为苏轼的朋友。其诗词多描绘山水风景,表现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学习书法期间,表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王羲之的崇拜,以及对普通事物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书法学习的热情与对艺术的追求。开篇提到“临池闻道”,直接指向书法的学习过程,隐喻着在学习中遇到的挑战与喜悦。接着通过“已许家鸡胜伯英”这一句话,将普通与卓越进行对比,强调了书法对普通人的影响力,以及追求艺术的理想。
“雪竹霜毛”则在意象上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高雅,表达了书法艺术的优雅和清新。最后一句“开包何异五侯鲭”用鲭鱼的珍贵来比喻书法作品的价值,强调了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既有对传统的敬仰,也有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与热爱,展示了艺术的价值与文化的传承,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英”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雪竹霜毛”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庭坚与苏轼两位诗人的书法诗作,均表现出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黄庭坚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苏轼则偏向于哲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