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韦七洞庭别业》

时间: 2025-05-09 02:11:11

诗句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

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

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

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

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

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

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

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

何以祛扰扰,叩调清淅淅。

既惧豪华损,誓从诗书益。

一举独往姿,再摇飞遁迹。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

采翠夺日月,照耀迷昼夕。

松斋何用扫,萝院自然涤。

业峻谢烦芜,文高追古昔。

暂遥朱门恋,终立青史绩。

物表易淹留,人间重离析。

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1:11

游韦七洞庭别业

作者: 孟郊 〔唐代〕

原文展示: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
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
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
崆峒非凡乡,蓬瀛在仙籍。
无言从远尚,还思君子识。
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
灵响非外求,殊音自中积。
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
何以祛扰扰,叩调清淅淅。
既惧豪华损,誓从诗书益。
一举独往姿,再摇飞遁迹。
山深有变异,意惬无惊惕。
采翠夺日月,照耀迷昼夕。
松斋何用扫,萝院自然涤。
业峻谢烦芜,文高追古昔。
暂遥朱门恋,终立青史绩。
物表易淹留,人间重离析。
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


白话文翻译:

洞庭湖如潇湘般美丽,青山叠翠,水波荡漾如浮动的碧玉。
松树和桂花在没有烈日的环境中生长,清新的风物令人心旷神怡。
我在此地逍遥自在,体味着幽静的韵味,时而与友人相逗。
这条修行的道路让我不知疲倦,冥思苦想却从未感到厌倦。
我心旷神怡,青色的霞光环绕,白云悠然自得。
崆峒山并非凡人所能到达的地方,蓬莱仙境在神仙的名册上。
无言的远方依旧让我思念那些君子之交。
波涛拍打着古老的岸边,铿锵的声响中辨识着奇特的石头。
灵动的声响不是外求得来的,独特的音韵自内心积累而成。
世人都在烦浊中奔走,唯有你能达到虚无与寂静。
如何才能去除烦扰,轻声敲打出清新悦耳的旋律。
我害怕奢华的损害,立誓从诗书中获得益处。
我独自一人走去,轻盈地摇曳着身姿,像是飞翔的踪迹。
山深处有着变化,心意愉悦却没有惊惕。
采摘青翠的植物夺取日月的光辉,照耀着白昼和夜晚。
松林中的书斋何须打扫,藤萝的院子自然清新。
事业的高峰告别了烦杂,文采的高洁追求古今。
我暂时远离朱门的奢华,却终究会在青史上留下成就。
物质的表象容易淹没,世间却重视离散与聚合。
难以随意在洞庭湖边饮酒,且在横塘之席上醉倒。


注释:

  • 洞庭: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 潇湘: 指湘江、潇水流域,通常用来形容水乡的美丽。
  • 松桂: 松树和桂花,象征清雅和高洁。
  • 青霞: 指青色的霞光,通常寓意美好的景象。
  • 崆峒: 指崆峒山,传说中的道教仙境。
  • 蓬瀛: 指蓬莱、瀛洲等仙境,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 朱门: 代表豪华的宅邸,通常指富贵人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天池,唐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独特的风格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怀,感情真挚,语言精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孟郊晚年,彼时他已厌倦世俗的繁华,向往隐逸生活。洞庭湖的自然美景激发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游韦七洞庭别业》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全诗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结合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以“洞庭如潇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瑰丽的世界,随后通过“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诗中反复出现的“逍遥”、“清激”等词汇,显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人皆走烦浊,君能致虚寂”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尤其是在“波涛漱古岸,铿锵辨奇石”中,诗人通过音韵的描写,传达出一种灵动的美感。最后,诗人以“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收尾,既表达了对洞庭湖的留恋,又暗示了他无法完全追求理想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性,展现了孟郊独特的文学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庭如潇湘,叠翠荡浮碧: 描绘洞庭湖如潇湘般美丽,四周青山叠翠,湖水波动如浮动的碧玉。
  2.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 松树和桂花在没有烈日的环境中生长,清新的风物令人心旷神怡。
  3. 逍遥展幽韵,参差逗良觌: 在此地逍遥自在,体味幽静的韵味,与友人相逗。
  4. 道胜不知疲,冥搜自无斁: 走在修行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冥思苦想却从未感到厌倦。
  5. 旷然青霞抱,永矣白云适: 心旷神怡,青色的霞光环绕,白云悠然自得。

修辞手法:

  • 比喻: “洞庭如潇湘”,将洞庭湖比作潇湘,突出其美丽。
  • 对仗: “松桂无赤日,风物饶清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白云适”,将白云拟人化,表现出自然的闲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在描绘美丽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 象征自然的美,代表诗人向往的生活。
  • 青霞、白云: 象征清新、自在的心境。
  • 松桂: 代表高洁与宁静。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构建了优美的自然景象,还象征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韦七洞庭别业》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李白
    • C. 孟郊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松桂”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权力
    • D. 忧愁
  3. “难随洞庭酌,且醉横塘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酒的喜爱
    • B. 对理想生活的无奈
    • C. 对友人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孟郊 vs 王维: 孟郊的诗更多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往往蕴含禅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尽管风格不同,但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雨中过明觉招上人辄留小诗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 无题三首 其三 无题三首 其二 无题三首 其一 书长干僧房 回酒 昨日偶到北观蒙君俞元载元发明叔惠然见过 谢陈无己相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捧杀 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癶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了身达命 急急忙忙 与众殊 予夺生杀 赏不当功 包含坠的词语有哪些 厌服 贝字旁的字 刷耻 杓子 大肆攻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