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7:23
献玉频年命未通,穷秋成病悟真空。
笑看朝市趋名者,不病那知在病中。
这一生献上玉石,然而命运却未能通达。
在这穷秋时节,因病而领悟了真空的道理。
我笑看朝市上那些追逐名利的人,
若不是生病,又怎能理解病中的真谛呢?
“真空”这一概念在道教和佛教中都有涉及,常用来形容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意味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物的无所依恋。
作者介绍:陆畅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其诗歌常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受到挫折、遭遇困境之时,他通过生病的体验,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对追逐名利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观察与批判。
《下第后病中》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理的古诗。诗人在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却未能实现理想、在穷秋时节因病而领悟到“真空”的境界时,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中的“献玉频年命未通”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奋斗的无奈与失落,而“穷秋成病悟真空”则展现了他在病痛中领悟到的生命真谛。这种从痛苦中获得的领悟,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薄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的“笑看朝市趋名者”,则是对那些追逐名利、沉迷于世俗纷争的人们的一种讽刺,强调“病中”的感悟让人们更加真实地理解生活。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经历困境与痛苦的重要性,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献玉频年命未通”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诗中的“真空”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畅的《下第后病中》和王维的《鸟鸣涧》都表达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但陆畅侧重于对名利的批判与超然态度,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两者在意境上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