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02
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作者: 陆畅 〔唐代〕
徐城洪尽到淮头,
月里山河见泗州。
闻道泗滨清庙磬,
雅声今在谢家楼。
夜晚来到泗州,洪水已经退去,
在明亮的月光下,泗州的山河展现在眼前。
听说泗滨的清庙钟声悦耳动听,
如今的雅致乐声传到了谢家的楼阁。
作者介绍:陆畅,唐代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擅长五言诗,作品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与崔使君相聚之际,借助夜景和音乐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这首诗通过描绘泗州的夜景,展现了诗人陆畅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通过描绘水退后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月光下的山河,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欣喜。接着,诗人提到清庙的钟声,暗示着人文情怀的悠然,体现了唐代文人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最后一句提到谢家楼,表明了与友人的亲密关系,诗人将美好的音乐与友谊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情感。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士人特有的洒脱与优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泗州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泗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淮河
B. 泗州
C. 徐州
D. 长江
“雅声今在谢家楼”中的“雅声”指的是什么?
A. 音乐
B. 风声
C. 诗歌
D. 书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畅的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写夜景,但陆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