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1
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
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
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
仿佛见三山,汹涌波浪惊。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襟,打扰了我内心的宁静。天上的云朵像细薄的玉鳞,月光洒下金色的光辉。我曾在广阔的海面上眺望,感受到那种浩瀚的情感。此时此刻,仿佛又看见那三座高山,波涛汹涌,让我倍感惊讶。
姜特立,字承志,号晨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于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玩月》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与内心的激荡。此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月亮和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玩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天风忽披拂,搅我襟袂清”一句,营造出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微风拂动着衣襟,打破了内心的宁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云片玉鳞薄,月华金晕生”则通过细致的视觉描绘,展现了云朵和月光的神秘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与欣赏。
“曾於沧海看,浩荡此时情”一联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浩瀚大海的向往以及与之相伴的深沉情感。“仿佛见三山,汹涌波浪惊”一句,使整首诗的意境达到高潮,仿佛看到了三座高山,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与使命的追求,同时波浪的汹涌也暗示着内心的激荡与动荡。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理解与感受,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浩瀚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展现了内心的激荡与情感的深度。
诗中“襟袂”指的是:
A. 衣服的下摆和袖子
B. 头发
C. 鞋子
D. 腰带
诗中提到的“金晕”指的是:
A. 夕阳的光辉
B. 月光的光辉
C. 太阳的光辉
D. 星星的光辉
诗人曾在何处看过浩荡的情感?
A. 山上
B. 河边
C. 沧海
D.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