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04
过友人幽居
作者: 殷尧藩 〔唐代〕
身坐众香国,
蒲团诗思新。
一贫曾累我,
此兴未输人。
陋巷谁为俗,
寒窗不染尘。
石斋盟四友,
年下顿生春。
坐在满是香气的地方,
蒲团上思绪飞扬。
一贫如洗曾让我困扰,
但这份兴致却无人能比。
陋巷之中,谁在乎世俗的眼光?
寒窗之下,不沾染一丝尘埃。
在石斋中与四位朋友结下盟约,
在这岁末时节,心中顿时感到春意盎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殷尧藩,唐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友情和人生哲理,尤其擅长抒发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友人隐居之际,诗人反映了自己在清贫环境中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独特见解。开篇就以“身坐众香国”引入,描绘出一种幽静而芳香的环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接下来的“蒲团诗思新”,不仅展现了诗人坐在蒲团上思索的情景,也暗示了他在此环境中获得的灵感与创作的冲动。
诗中提到“一贫曾累我,此兴未输人”,反映出诗人对物质贫乏的淡然和对精神追求的珍视。他不再为物质的缺乏而感到困扰,而是将目光投向内心的快乐与情感的交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陋巷谁为俗,寒窗不染尘”句式对比鲜明,诗人以陋巷和寒窗的意象,强调了他对于世俗观念的超脱,表现出一种“清贫不俗”的生活观念。最后两句“石斋盟四友,年下顿生春”则是全诗的高潮,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与美好的祝愿,象征着在清寒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春的气息,体现出在友谊和诗意中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展现了殷尧藩对生活的哲思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贫环境中对诗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重视。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蒲团”指的是什么?
A. 坐垫
B. 床铺
C. 桌子
D. 椅子
“一贫曾累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友谊的渴望
B. 对贫困的无奈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时间的珍惜
“陋巷谁为俗”中“俗”指的是什么?
A. 生活方式
B. 社会风气
C. 个人品德
D. 文化背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