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4:26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
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
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几丛白菊如雪般洁白,突然在霜降后盛开。
寒冷的花蕊零零落落,清香时隐时现。
思念的情感深厚,带着别离的怨恨,花儿的凋谢让我惋惜光阴的流逝。
千里之外难以共同欣赏,不禁感叹早梅已经绽放。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刘禹锡以其诗歌的清新、自然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深受后世影响,尤其以“新乐府”运动而闻名。
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至朗州(今湖南)期间,正值白菊花开之际,诗人借白菊的生长与凋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正值秋冬季节,白菊的清香与梅花的早开,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通过对白菊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全诗以菊花开谢为线索,开篇描绘了白菊在寒霜中绽放的景象,展现了菊花在逆境中坚韧的生命力。接着,诗人通过“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表现出菊花的脆弱与美丽,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在情感层面上,诗人借菊花的谢落,表达了“思深含别怨”的复杂情感。不仅是对花的惋惜,更是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到“千里难同赏”,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尽管对美景的渴望,但是由于现实的阻隔,最终只能“看看又早梅”,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运用比喻和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了秋冬之际景象与情感的交融,是一首充满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菊花的凋谢和梅花的早开,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友谊的珍贵以及时间的流逝。诗人以菊花为媒介,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千里难同赏”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通过哪种花来表达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