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3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34:12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李曾伯
溯风绣节洞庭滨,
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
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于叶,
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
好留肘后遗陈人。
我逆风而行,来到洞庭湖畔,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竟然再次相逢,难以辨认真情。
没想到在这样的年龄,我竟然来到了岭海,
却承接了华武的使命,连接着星辰。
您抛弃了重任,轻如一片树叶,
而我却因满怀尘埃而感到羞愧。
从今往后,您将去庙堂中医治国家,
我希望能够留下来,成为那后尘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主要以词、诗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国家和人事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董矩堂赴朝廷任职之时,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和自身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赴召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与深切的惋惜。开篇以“溯风绣节洞庭滨”表达了逆风而行的艰辛与美好节日的交织,营造了情感的交错与复杂。诗中提及的“颓龄”与“岭海”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流逝、理想追求的感慨,年龄的增长似乎使人对理想的追求愈发渺小。李曾伯通过“公捐累印轻于叶”暗示友人放下重任的洒脱,而自己则因满身尘埃感到羞愧,显示出对友人的敬仰与自我的反思。结尾处,“从此庙堂医国去”,表明友人将去朝廷施展才华,诗人对此既感到高兴又有一丝不舍,最后希望能“留肘后遗陈人”,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祝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福与自身的惆怅,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溯风绣节”意指什么?
A. 顺风而行
B. 逆风而行
C. 风平浪静
D. 迎风而来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主要是?
A. 羡慕与惋惜
B. 嫉妒与仇恨
C. 无所谓
D. 喜欢与爱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送李判官赴任》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其情感更加沉重,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与责任的承担,而李曾伯则更显得洒脱与祝福,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李曾伯的《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并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