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时间: 2025-07-30 15:24:07

诗句

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心间最与趣相会,句拙怜景莫收好。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5:24:07

原文展示:

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心间最与趣相会,句拙怜景莫收好。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白话文翻译:

秋天深了,我的船靠在吴地的岸边,看到江乡的明月高悬,心中不禁欢喜。
远处的洲渚仿如水墨画般,神仙的居所被水与云环绕,显得幽静而美丽。
在我心中,最能与这美景相会的,便是那些简单的句子,虽然拗口,却也怜惜这份景致。
多少楼台、绮丽的席子,然而我却不知这是否就是中秋的真正赏景之所。

注释:

  • 吴头:指吴地,古地名,今江苏一带。
  • 素月:清澈的月亮,常用以形容明亮的秋月。
  • 洲渚:指江中的小洲和沙滩。
  • 神仙宅: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环境。
  • :乐趣、情趣。
  • :形容词,意指笨拙。
  • 罗绮席:形容华丽的席子,常用于宴会或节日庆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阳枋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诗人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景物,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是阳枋在一次中秋时节,身处江边独自饮酒时创作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这美好节日里,面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夜独酌时的情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孤独感的反思。开头两句“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秋夜,诗人靠在船头,看到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江面上,感受到自然的圆满与美好。接下来的“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如画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诗人提到“心间最与趣相会,句拙怜景莫收好。”这里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感慨,虽然词句简单,却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具亲和力,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最后两句“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则引发了对中秋节的思考,诗人质疑那些华丽的席子是否真正能比得上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深客棹倚吴头:描述诗人秋天深处,乘客船停靠在吴地的岸边。
  2. 喜见江乡素月浮:诗人看到明亮的江乡秋月,心中感到欢喜。
  3. 水墨画成洲渚远:远处的小洲和沙滩如同水墨画般优美。
  4. 神仙宅尽水云幽:神仙的居所被水和云环绕,显得幽静。
  5. 心间最与趣相会:诗人内心最能与这美景相契合。
  6. 句拙怜景莫收好:虽然自己的诗句笨拙,却依然对这美景心生怜惜。
  7. 多少楼台罗绮席:提到许多华丽的楼台和宴席。
  8. 未知真是赏中秋:不知这些是否真正代表了中秋的赏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洲渚比作水墨画,强调景色的美丽。
  • 对仗:如“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中秋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孤独情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月光和江乡的美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对华丽宴席的质疑则道出对真实情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宁静与圆满。
  • 洲渚: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丽。
  • 神仙:代表理想生活、追求的美好境界。
  • 楼台与绮席:象征繁华与浮华,反衬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素月”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月亮
    • B. 黑暗的夜
    • C. 太阳
    • D. 星星
  2. “水墨画成洲渚远”中的“水墨画”用来比喻什么?

    • A. 夕阳
    • B. 美丽的景色
    • C. 烟雾
    • D. 船只
  3. 诗人对“多少楼台罗绮席”的看法是?

    • A. 非常赞美
    • B. 觉得无趣
    • C. 不知是否代表真正的中秋
    • D. 认为很美丽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阳枋 vs 李白:阳枋的诗歌更注重描绘自然之美,而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则更加强调自我情感与孤独感的结合。
  • 阳枋 vs 苏轼:阳枋的诗歌表现出对中秋的思考,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则充满了对月的哲理性思考与人生态度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基础知识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天台秀师 送王先生归南山 闲居寄苗发 送流人 赠李端 赠庾侍御 过钱员外 闲园书事招畅当 送高胜重谒曹王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恪恭 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识昧高卑 丨字旁的字 包含遑的成语 一命归阴 重怒 刑事 羽字旁的字 广譬曲谕 川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露泄 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黄麻紫书 继绝扶倾 烟菲露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