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22:38
作者: 汪东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秦楼中有个人人。看妆态百般新。
彻夜清歌烧画烛,恣欢娱未负芳春。
回风舞罢,惊鸿体段,飞燕精神。
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
潮通巫峡,波冷钱塘,双鱼犹寄殷勤。
忽讶珠沈并玉碎,绣帏空镜匣尘昏。
归来万里,愁经曲巷,慵叩朱门。
似东坡瘴海生还,恁时重忆朝云。
在秦楼中,有一个女子。她的妆容多么新颖动人。
整夜的清歌伴随着燃烧的画烛,纵情欢娱不负这芳春时光。
微风过后,舞姿翩翩,宛如惊鸿般优雅,神态如飞燕般灵动。
一旦离别,便感到惜别,腰身渐细,眉头紧锁。
潮水流经巫峡,波涛冷冽的钱塘江,双鱼依然寄托着深情厚谊。
忽然惊觉珠子沉没,玉器破碎,绣帏空荡,镜中尘埃弥漫。
归来万里,愁苦在曲折的小巷流转,懒得敲响朱门。
仿佛像东坡在瘴海中归来时,倍感怀念那朝云。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交往频繁的时代,以词风华丽、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欢聚与离别的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合欢带》是一首充满了欢愉与离愁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美丽女子的妆容与舞姿,展现了繁华的夜生活和青春的魅力。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欢聚时光的珍视与享受。诗中提到的“彻夜清歌”与“恣欢娱”,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离别的忧伤逐渐显现,尤其是“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一句,流露出对逝去美好的无奈与惋惜。
后半部分通过“潮通巫峡,波冷钱塘”,将离愁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添了一种苍凉的氛围。“珠沈玉碎”的意象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美好事物的破灭。结尾处的“似东坡瘴海生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经历相结合,既是怀旧,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整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青春的赞美与对离别的惋惜,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美与情感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青春的欢聚与离别的惆怅,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事物的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秦楼”象征什么?
“乍分离便惜腰围渐减,眉黛长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汪东的《合欢带》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人际关系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的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