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5:59
何处问红妆。花开总断肠。便无风也自悽怆。者是离魂魂外影,有寒月总昏黄。巧与借韶光。斜阳冷到窗。奈朱颜已是秋娘。淡染胭脂轻著粉,恁消受晚来凉。
在何处可以询问那娇美的红妆呢?花儿盛开却令我心伤。即便没有风,心中依然感到凄凉。这是离别的灵魂在外游荡,映照着寒冷的月光,昏黄而迷离。巧妙地借用这美好的时光,斜阳冷冷地照射到窗前。可惜那红颜已如秋娘,淡淡的胭脂轻轻地抹着粉,难以承受这晚来的凉意。
唐蕴贞(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活跃于清初,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其对时事的思考及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婉约。
《唐多令·秋海棠》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用秋天的海棠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伤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这首《唐多令·秋海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何处问红妆”便引出对美人和美好时光的追忆,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失落和渴望。接着,诗人用“花开总断肠”表达出对美丽瞬间的惋惜,虽是春花秋月,但却是短暂而易逝的。
诗中“便无风也自悽怆”一句,强调了内心的凄凉与孤独,哪怕外界没有风的干扰,内心的伤感依然如影随形。通过“有寒月总昏黄”,诗人传达了秋夜的冷清与孤寂,寒月的映照更显得心情的沉重。
在时光的流逝中,斜阳渐渐照进窗前,反映出生活的无常和逝去的青春。“奈朱颜已是秋娘”一句,揭示了女性之美的易逝,青春与美丽都在时间的流转中渐渐消逝,令人惋惜。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体现了对青春与爱情的感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中“何处问红妆”指的是哪里?
“便无风也自悽怆”中的“悽怆”最贴近哪个意思?
诗中的“斜阳”象征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较,两首词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去,但唐蕴贞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凄凉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