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0:54
唐多令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高柳暗藏鸦。池塘试听蛙。丽樵边戍鼓休挝。佳景正逢樱笋候,人半醉,泼新茶。宿酿不须赊。婆娑烛影斜。叹吾衰种故园瓜。羊仲支颐求仲笑,无好梦,到京华。
在高高的柳树间,乌鸦静静地藏身。池塘里传来青蛙的鸣叫。在美丽的樵夫和边防士兵旁,鼓声停止了敲打。正值樱桃和笋子丰收的时节,人在微醺中,正好倒上一杯新茶。宿酒不必赊账,烛光摇曳斜斜映照。叹息我这衰老的身躯与故乡的瓜果。羊仲(指仲春)里我倚靠着,求取仲(仲春)间的欢笑,然而在京城却无好梦可寻。
作者介绍:曹尔堪,清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较少记载,其诗作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乡村生活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唐多令作为词牌名,一般用以表达离愁别绪或乡愁,诗人在此词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唐多令》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高柳与隐藏的乌鸦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画面,接着池塘青蛙的鸣叫增添了生机,带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随着“丽樵边戍鼓休挝”的描写,诗人引入了人们的生活场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佳景正逢樱笋候,人半醉,泼新茶"一句,诗人以微醉的状态,配合新茶的意象,渲染了春日的惬意。此时,宿酿酒不必赊账,暗示着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接下来,"婆娑烛影斜"则用生动的烛光描摹,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然而,最后的转折令人深思,“叹吾衰种故园瓜”,以“衰种”自喻,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结尾“无好梦,到京华”则透露出对繁华都市生活的失望与对故乡的依恋,强化了诗中浓厚的乡愁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失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柳”象征什么?
A. 生机
B. 宁静
C. 繁华
“无好梦,到京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B. 对京城生活的失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宿酿不须赊”中“宿酿”指的是什么?
A. 新酿的酒
B. 前一天酿造的酒
C. 旧酒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