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唐多令》

时间: 2025-05-06 02:51:24

诗句

萝幌掩孤嚬。

双眉斗画新。

好花时、不醒愁春。

曾是湔裙芳草路,浑怕问、旧京人。

莲烛刻回文。

香消绣被温。

叫南楼、哀雁声频。

梦里榆关秦塞月,空一片、白纷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24

原文展示:

唐多令
作者: 张尔田 〔清代〕

萝幌掩孤嚬。双眉斗画新。
好花时不醒愁春。曾是湔裙芳草路,
浑怕问旧京人。莲烛刻回文。
香消绣被温。叫南楼哀雁声频。
梦里榆关秦塞月,空一片白纷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孤独的女子,眉妆新画,花开时节却无心去欣赏,心中充满愁绪。曾经在芳草路上嬉戏的她,如今却不敢去问旧日的京城人。夜晚的烛光映照着她的回忆,香气渐渐消散,床上的绣被也变得温暖,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哀愁。南楼传来频繁的哀雁声,梦中她又回到榆关和秦塞,感受到那一片空灵的白色纷飞。


注释:

字词注释:

  • 萝幌:指用芦苇编织的帷帐。
  • 孤嚬:孤独的皱眉。
  • 斗画:斗争般的描绘,形容眉妆精致。
  • 湔裙:洗涤裙子,指曾经在芳草地上嬉戏的场景。
  • 莲烛:莲花形状的烛台,象征着美好而又易逝的事物。
  • 哀雁:悲伤的雁叫声,象征离愁。
  • 榆关秦塞:指边关,表达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 榆关:历史上多指边境关口,象征着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
  • 秦塞:指秦国的边塞,常用以表达人对故土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尔田是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唐多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张尔田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词的开头“萝幌掩孤嚬”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孤寂的氛围,女子的孤独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接着,双眉新画与花的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却无法唤醒内心的愁苦。词中提到的“湔裙芳草路”,既是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失去的无奈。

“莲烛刻回文”一句,营造出一种梦幻的回忆氛围,象征着对逝去爱情的追思。最后,南楼的哀雁声与梦中的榆关、秦塞月,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与离愁,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尤为出色,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细腻的笔触,张尔田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使得这首词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萝幌掩孤嚬:以萝幌掩饰孤独的皱眉,表现内心的忧伤。
  2. 双眉斗画新:新画的双眉,象征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3. 好花时不醒愁春:美好的花儿却无法唤醒春日的愁绪,暗示春日的美好与内心的悲伤形成对比。
  4. 曾是湔裙芳草路:回忆曾经在芳草路上嬉戏的情景,充满了怀旧之情。
  5. 浑怕问旧京人:对旧日友人感到害怕与不安,显示出对过去的无奈。
  6. 莲烛刻回文:烛光的回忆,象征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思与留恋。
  7. 香消绣被温:香气消散,绣被温暖,表现出一种温馨却又失落的情感。
  8. 叫南楼哀雁声频:频繁的哀雁声传来,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9. 梦里榆关秦塞月:梦中回到边塞的月色,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10. 空一片白纷纷:空灵的白色纷飞,象征着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莲烛刻回文”,用烛光比喻对往昔的追忆。
  • 对仗:如“香消绣被温”中的“香消”和“绣被”,形成对称美。
  • 拟人:如“叫南楼哀雁声频”,赋予雁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揭示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人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萝幌:象征着隐秘与孤独,暗示内心的封闭。
  2. 双眉:象征着青春与美丽,反衬内心的愁苦。
  3. 芳草路:代表着过往的美好与欢愉,充满怀旧情感。
  4. 南楼哀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添了悲伤的氛围。
  5. 榆关秦塞:象征着边疆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萝幌掩孤嚬”中的“萝幌”指的是哪种物品?

    • A. 帷帐
    • B. 花
    • C. 食物
  2. “双眉斗画新”中的“斗画”意指?

    • A. 争斗
    • B. 精致
    • C. 画新
  3. 诗中提到的“南楼哀雁声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庆
    • B. 思念与哀愁
    • C. 宁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对比张尔田的《唐多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张尔田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加强烈地表现了对失去爱情的痛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词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张尔田词集》

相关查询

观兵 晚泊流河驿 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 感巫州荠菜 感巫州荠菜 扫花游 湖楼听曲 南乡子 宿玛瑙寺禅房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二 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乐世 乙字旁的字 相沿成例 釆字旁的字 凤孤鸾只 趯鞠 口字旁的字 衣带渐宽 迁怒于众 约士 犬字旁的字 脚掌 毫不讳言 崤函之固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