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1:24
唐多令
作者: 张尔田 〔清代〕
萝幌掩孤嚬。双眉斗画新。
好花时不醒愁春。曾是湔裙芳草路,
浑怕问旧京人。莲烛刻回文。
香消绣被温。叫南楼哀雁声频。
梦里榆关秦塞月,空一片白纷纷。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孤独的女子,眉妆新画,花开时节却无心去欣赏,心中充满愁绪。曾经在芳草路上嬉戏的她,如今却不敢去问旧日的京城人。夜晚的烛光映照着她的回忆,香气渐渐消散,床上的绣被也变得温暖,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哀愁。南楼传来频繁的哀雁声,梦中她又回到榆关和秦塞,感受到那一片空灵的白色纷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尔田是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风格多变,常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唐多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张尔田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词的开头“萝幌掩孤嚬”便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孤寂的氛围,女子的孤独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接着,双眉新画与花的盛开形成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存在却无法唤醒内心的愁苦。词中提到的“湔裙芳草路”,既是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失去的无奈。
“莲烛刻回文”一句,营造出一种梦幻的回忆氛围,象征着对逝去爱情的追思。最后,南楼的哀雁声与梦中的榆关、秦塞月,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与离愁,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尤为出色,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细腻的笔触,张尔田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结合,使得这首词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揭示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展现了离愁别绪的深刻人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萝幌掩孤嚬”中的“萝幌”指的是哪种物品?
“双眉斗画新”中的“斗画”意指?
诗中提到的“南楼哀雁声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张尔田的《唐多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张尔田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而李清照则更加强烈地表现了对失去爱情的痛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