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周曾秋塘图》

时间: 2025-04-22 06:01:14

诗句

沙鸟飞鸣晚未休,棹歌声在白蘋洲。

题诗每恨无佳句,欲剪横塘一片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01:14

题周曾秋塘图

作者: 曹元用 〔元代〕

原文展示:

沙鸟飞鸣晚未休,棹歌声在白蘋洲。
题诗每恨无佳句,欲剪横塘一片秋。

白话文翻译:

晚霞映照下,沙洲上鸟儿的鸣叫声依旧未停,划船的歌声在白蘋洲荡漾。每次写诗都感到没有好的句子,真想把这秋天的美景剪下一片。

注释:

  • 沙鸟: 指栖息在沙洲上的小鸟。
  • 棹歌: 划船时所唱的歌。
  • 白蘋洲: 指水中长有白蘋的洲滩。
  • 佳句: 意指美好的诗句。
  • 横塘: 形容塘边的水域,横在眼前的秋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更多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诗人对美景的留恋与对自身创作的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元用,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游览周曾所作的秋塘图,受到画作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蕴含了对美的欣赏与对艺术创作的自我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为特点。首句“沙鸟飞鸣晚未休”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沙洲上鸟鸣声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接着“棹歌声在白蘋洲”,歌声与鸟鸣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自然之美。第三句“题诗每恨无佳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渴望与对自身无能的惋惜。最后一句“欲剪横塘一片秋”,将情感提升至一种对秋天美景的渴望,想要将这份美好珍藏。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沙鸟飞鸣晚未休”: 描绘傍晚时分,沙洲上的鸟儿仍在鸣叫,暗示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 “棹歌声在白蘋洲”: 描绘划船时传来的歌声,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生活气息。
    • “题诗每恨无佳句”: 抒发诗人对自己创作的懊恼,显露出内心的矛盾与焦虑。
    • “欲剪横塘一片秋”: 表达了对美好秋景的向往,想要将其永久保存的愿望。
  • 修辞手法:

    • 拟人: “沙鸟飞鸣”使鸟儿的鸣叫生动有趣。
    • 对仗: “沙鸟”与“棹歌”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无奈,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 沙鸟: 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生命力。
  • 棹歌: 代表人类生活的乐趣与情感的抒发。
  • 白蘋洲: 象征着静谧与自然之美。
  • 横塘: 表达秋天的丰盈与收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沙鸟”指的是什么?

    • A. 小鸟
    • B. 大鸟
    • C. 各种鸟类
      答案: A
  2. “棹歌声在白蘋洲”中的“棹歌”指的是什么?

    • A. 划船的歌声
    • B. 田间的歌声
    • C. 山间的歌声
      答案: A
  3. 诗人对自己创作感到怎样的情绪?

    • A. 满意
    • B. 无奈
    • C. 高兴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李贺
  • 《秋词》:杜甫

诗词对比:

  • 《秋夕》(李贺)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色,但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惆怅。
  • 《秋词》(杜甫)则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国事,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赠李荣道士 琴曲歌辞。明月引 横吹曲辞。刘生 横吹曲辞。紫骝马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中和乐九章。歌诸王第七 关山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败名隳 廾字旁的字 七搭八扯 斤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截稿 识灭 浇风薄俗 包含缚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老之将至 力字旁的字 刻雾裁风 包含醢的词语有哪些 清晨 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流开头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冠冕堂皇 闲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