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34
醉蓬来(同前)
作者: 赵磻老〔宋代〕
听都人歌咏,便启金瓯,
再登元老。山色溪声,与春风齐到。
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
鹊噪晴空,灯迎诞节,槐堂欢笑。
正是元宵,满天和气,
璧月流光,雪消寒峭。
今夜今年,表千年同照。
万象森罗,一奁清莹,
影山河多少。
玉烛调新,彩眉常喜,
寰瀛春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乐的场景,听到人们在歌唱,就打开酒杯,重新登上高楼。山色和溪流的声音随着春风一同而至。补衮的努力,心中对梅花的向往,看到丹青的美好。鹊鸟在晴空中鸣叫,灯光迎接节日,槐堂中欢声笑语。正值元宵佳节,满天和气,明月如璧,雪融化了寒冷的气息。今年的今夜,象征着千年的团圆。万物繁盛,清澈的水面上映出多少山河的影子。玉烛点亮新的光辉,彩眉常常喜悦,春晓在广阔的大地上绽放。
作者介绍:赵磻老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咏物抒情,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重视节日、追求欢乐的生活态度。
《醉蓬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篇,诗人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赋予了自然与人文景观深厚的情感。开头的“听都人歌咏”引人入胜,诗人以“金瓯”开篇,代表着欢庆的饮酒,暗示着对生活的享受。接着,诗人描绘了山色溪声的自然景象,与“春风齐到”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诗中“补衮工夫,望梅心绪,见丹青重好”,不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巧妙地将人情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鹊噪晴空,灯迎诞节”则增添了节日的氛围,生动而活泼。诗的后半部分更是通过“璧月流光”、“雪消寒峭”等意象,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春夜。
整首诗语句流畅,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向往,情感真挚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面,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团圆的珍视,传达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瓯”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诗书
C. 高楼
D. 灯笼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A. 雪消寒峭
B. 鹊噪晴空
C. 望梅心绪
D. 山色溪声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节日?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元宵节
D. 中秋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