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4:01
秋晚度废关
李行言 〔唐代〕
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
始闻清夜柝,俄见落封泥。
物色来无限,津途去不迷。
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
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
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
在秦郊的旧险地带已经平定,周朝的恩德遗留给老百姓。
刚听到清冷的夜晚中传来敲打更鼓的声音,突然看到封土落下。
身边的事物多得无法一一看完,渡口的路途却没有迷失。
空荡的亭子里,谁还会问起我的马,闲置的戍楼中只听见鸡鸣。
山间的明月越发寒冷而明亮,河边的晨风更加凄凉。
赠送给杨伯起的诗句,不再是关西的情怀。
李行言,唐代诗人,生年不详,活跃于中期,作品多反映战乱和边地的生活,风格清新而又深沉,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
此诗写于秋晚,诗人或许在边关戍守,感受到边地的孤寂和时光的流逝,表达对过往和现状的思考与感慨。
《秋晚度废关》是一首描绘边疆秋晚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边关的生活,传达出一种清冷、孤独的情感。首联“秦郊平旧险,周德眷遗黎”,开篇便用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自古以来边疆的变迁和人们的安宁。随着夜幕降临,诗人听到了清夜中传来的更鼓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安宁的到来。
诗中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如“山月寒弥净,河风晓更凄”,展现出一种凄美的意境,仿佛在描绘一种孤独的心境。尤其是“空亭谁问马,闲戍但鸣鸡”,通过描绘空荡的亭子和静谧的戍楼,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真实感受,显得格外感伤。
在结尾处,赠言“赠言杨伯起,非复是关西”,不仅是对朋友的问候,也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孤独的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边关的秋晚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的关切,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深思,展现出唐代诗歌对于自然与人心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周德”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仁德?
A. 唐朝
B. 周朝
C. 秦朝
“山月寒弥净”中的“寒”字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温暖
B. 清冷
C. 悲伤
诗人赠言给谁?
A. 杨伯起
B. 李白
C. 杜甫
《登高》与《秋晚度废关》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登高》更多地表达了身处困境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而《秋晚度废关》则侧重于回顾历史与感慨孤独。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与主题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