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7: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7:18:34
金缕曲·戊申四月舟中忆女
膝下谁为伴。最堪怜蓬窗三度,凄凉景换。
红日照江空绮丽,更觉哀心萦乱。
却镇日泪珠成串。远望琼山云雾隐,愿长梯渡我登天畔。
情自决,意无绊。尘中渣沥偏难断。
恨征途终朝荏苒,奈何能惯。
谢尔闱前仍黯侍,不令病魔重染。
又风雨阴晴能转。郁结悲肠如惹絮,看茫茫海水都难浣。
帆影动,已行半。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舟中思念爱人的心情。诗中提到,膝下无人相伴,最令人怜惜的是那窗外的景色变换不定,令人感到凄凉。阳光照在江面上,显得格外美丽,却更让人心中忧伤难以平复。整日里泪水不断流淌,远远望去,那山上的云雾缭绕,渴望有一条长梯把我送上天边。感情虽已决绝,但心中仍无牵绊。在这尘世中,往往最难割舍的是那些琐碎的牵挂。对漫长的征途感到恨怨,时间在不停流逝,真不知道该如何适应。即便在你面前仍旧默默守候,也不想让病痛再来侵扰。即使风雨阴晴交替,我的心情仍旧郁结如絮,望着那无边的海水,仍然难以洗净心中的忧伤。船帆已经启航,已行驶过一半的路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禧身,清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词作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戊申年四月,作者乘舟行游,思念远方的爱人,情感真挚,透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爱情的无奈。
这首《金缕曲·戊申四月舟中忆女》以舟中思女为主题,情感真挚且细腻。开篇即以“膝下谁为伴”引入,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境。接着,通过“凄凉景换”描绘出诗人对景的感受,体现出他内心的悲伤。红日照射江面,虽然景色绮丽,却反衬出心中愁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首词充满了对思念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尤其是“恨征途终朝荏苒,奈何能惯”一句,深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无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琼山云雾隐”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与爱情,而“帆影动,已行半”则暗示着旅途的继续,情感的延续。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孤独到思念再到无法割舍,层次分明,情感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膝下谁为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红日照江空绮丽”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美景
B. 对爱情的怀念
C. 生活的无奈
“帆影动,已行半”中的“半”指的是?
A. 已经过一半的路程
B. 时间未到
C. 心情未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