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1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18:18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末着尤奇特,杯行忽坐亡。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
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
公今呼不应,浮议果何伤。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简卿的怀念和哀伤。诗人感叹王简卿的特别,酒杯中的酒意外地空了,仿佛他已经不在了。曾经在身边的侍女如今无香而散,只有砚台留给了后人。长乐宫的旌旗已经更换,而平泉的竹林和石头变得荒凉。如今我呼唤您,却得不到回应,外界的议论又有何伤害呢?
刘克庄(1187-1269),字克庄,号靖节,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感情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常常体现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挽王简卿侍郎三首》是刘克庄为悼念王简卿所作,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王简卿是刘克庄的好友,二人情谊深厚,王的去世让刘克庄倍感悲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沉痛怀念。诗的开头以“末着尤奇特”引入,直接表达了对王简卿的特殊怀念。接着,通过“杯行忽坐亡”的意象,诗人用饮酒的场景引入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似乎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无香分侍女,有砚遗诸郎”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王简卿的追忆,侍女的离去象征着往日的繁华已去,而砚台的遗留则暗示着王的才华依旧存在,但再无其人。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反映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感。
“长乐旌旗改,平泉竹石荒”则通过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描绘出一种荒凉的氛围,表现出王简卿临走后,周围一切似乎都失去了生气,诗人的内心也因此而感到空荡荡的。
最后一句“公今呼不应,浮议果何伤”,既是对友人不再的无奈呼唤,又是一种对世俗议论的淡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忠诚与对死亡的无畏。这首诗整体上以感伤为主,情感细腻,结构严谨,展现了刘克庄高超的诗歌艺术。
整首诗集中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侍女”象征什么?
“杯行忽坐亡”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对外界议论的态度是?
答案:
以上内容为对《挽王简卿侍郎三首》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