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9:56
锦带佩吴钩
带剑谁家子,春朝紫陌游。
结边霞聚锦,悬处月随钩。
彩缕回文出,雄芒练影浮。
叶依花里艳,霜向锷中秋。
的皪宜骢马,斓斒映绮裘。
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带剑的年轻人在春天的早晨漫游于繁华的街道。他的剑带上装饰着美丽的锦缎,剑的形状如同挂在空中的月亮。彩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剑光如同练影般漂浮。花间的叶子显得格外鲜艳,霜降时节的秋天像是镶嵌在剑刃上。骏马的毛色与华丽的衣裳相得益彰,年轻人似乎在等待着为国家报效的时机,他的剑将如同明月般划出一条光辉的轨迹。
作者介绍:张友正,生于唐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作品常带有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中,诗人走在繁华的街道,看到年轻人携剑而行,于是勾起了他对报国之志的思考。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强盛,诗人们常通过作品表达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锦带佩吴钩》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与壮志豪情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带剑年轻人的形象,展现了他在春天的街道上游荡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洒脱与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出年轻人的风采,也反映出对未来的憧憬与责任感。诗的开头便以“带剑谁家子”引出主题,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令人想要了解这位剑客的故事。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形象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诗中提到的“霞聚锦”和“月随钩”,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在细节上也不放过,提及“彩缕回文”和“雄芒练影”,展示出武器的华丽与力量,暗示着年轻人的潜力与斗志。
最后,诗人以“应须待报国,一刎月支头”收尾,表达了青年人对国家抱负的渴望与决心。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整首诗充满了向上的力量,激励着后人追求理想与报效国家的决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青年”、“责任”、“理想”展开,借助自然景象与武器的华丽,传达出一种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渴望,激励人们追求理想与报国之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带剑谁家子”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年轻人的身份好奇
b) 对剑的赞美
c) 对春天的描写
诗中“应须待报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所畏惧
b) 对国家的责任感
c) 对个人的追求
“月随钩”中的“钩”象征什么?
a) 剑的形状
b) 美丽的装饰
c) 自然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锦带佩吴钩》的详细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