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州道中》

时间: 2025-05-07 09:50:29

诗句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

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0:29

原文展示:

夏州道中 黄滔 〔唐代〕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 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白话文翻译:

在夏州的道路上,我看到北方的雁群向南飞去,河水不停地流淌。离开千里之外的秦城,我忍痛回望。我的远行完全与追求名利背道而驰,在九月中旬我前往夏州。

注释:

  • 陇雁:指北方的雁群,因陇山(今甘肃一带)而得名。
  • 秦城:指长安,古代秦国的都城,今陕西西安。
  • 征行:远行,旅行。
  • 浑:完全。
  • 求名:追求名声和地位。
  • 夏州: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夏州的旅途中,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远行的无奈。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名利淡泊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和故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陇雁南飞和河水流淌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秦城千里忍回头”一句,深刻地描绘了诗人离乡背井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远行的坚定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陇雁南飞河水流”:诗人通过描绘陇雁南飞和河水流淌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 “秦城千里忍回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痛苦。
  • “征行浑与求名背”:表明诗人的远行并非为了追求名利,而是有其他的目的或原因。
  • “九月中旬往夏州”:具体说明了诗人远行的时间和目的地。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陇雁南飞”比喻诗人的离乡之情。
  • 拟人:“河水流”赋予河水以生命,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远行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 陇雁:象征离别和远行。
  • 河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北京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故乡的眷恋 C. 对远行的兴奋 D.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的“征行浑与求名背”表明了什么? A. 诗人的远行是为了追求名利 B. 诗人的远行与追求名利无关 C. 诗人的远行是为了逃避名利 D. 诗人的远行是为了探索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黄滔的《夏州道中》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黄滔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出湖寄赵冬曦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巡边在河北作 岭南送使二首 其一 山夜闻钟 送郑大夫惟忠从公主入蕃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崔尚书挽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准点 不卜可知 包含铭的词语有哪些 秩次 口字旁的字 包含炽的词语有哪些 杈儿 忙投急趁 科教兴国 行同犬彘 齊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重理旧业 隹字旁的字 暗盒 流水无情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