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8:11
作者:庾信 〔南北朝〕
火井沉荧散。炎洲高焰通。
鞭石未成雨。鸣鸢不起风。
思为鸾翼扇。愿借明光宫。
临淄迎子礼。中散就安丰。
美酒含兰气。甘瓜开蜜筒。
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烈日炎炎,火井的荧光已然消散,
炙热的洲地上火焰直通天际。
鞭打着石头却未能带来雨水,
鸣叫的鸢鸟也不见风的吹动。
我想借鸾鸟的翅膀扇动清风,
希望能够借助明光宫的光辉。
在临淄迎接宾客的礼仪,
中散的丰收也能够安稳地进行。
美酒散发着兰花的芬芳,
甘瓜则像蜜筒一般香甜。
世事寂寥,我欲屏蔽于此,
还得在隐秘的墙东独自安放心情。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号慕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风格多样,涵盖了抒情、咏物等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庾信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和乐仪同苦热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作者在炎热夏日中的感受与思索。诗的开头以“火井沉荧散”引入,象征着极端的高温和消散的光亮,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炎洲高焰通”的景象,进一步加强了对环境的感知。
中间部分,“鞭石未成雨”表达了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失落感,而“鸣鸢不起风”则暗示了时局的沉闷与无望。诗人在此背景下,渴望借助“鸾翼扇”与“明光宫”的光辉,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半部分中,诗人细腻描写了美酒和甘瓜,展现了生活的甜美与恬淡,带有些许自得的情绪。然而,最后一句“还得隐墙东”,又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与逃避的心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挣扎与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生活困境的反思与渴望,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个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努力无果的失落感?
A. 鸾翼扇
B. 鞭石未成雨
C. 美酒含兰气
“鸣鸢不起风”中的“鸣鸢”指的是:
A. 鸟类
B. 风筝
C. 风声
诗中提到的“明光宫”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希望
C. 自然环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