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九》

时间: 2025-05-02 14:53:10

诗句

百川俱会。

大海所以深。

群材既聚。

故能成邓林。

猛虎在山。

百兽莫敢侵。

忠臣处国。

天下无异心。

昔我文祖。

执心且危虑。

驱剪豺狼。

经营此天步。

今我受命。

又无敢逸豫。

惟尔弼谐。

各可知竞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3:10

原文展示:

百川俱会。大海所以深。群材既聚。故能成邓林。猛虎在山。百兽莫敢侵。忠臣处国。天下无异心。昔我文祖。执心且危虑。驱剪豺狼。经营此天步。今我受命。又无敢逸豫。惟尔弼谐。各可知竞惧。

白话文翻译:

百川汇聚到一起,因而大海才能如此深邃;各类人才齐心协力,才能形成壮丽的邓林。猛虎在山中,百兽都不敢侵犯;忠臣在国中,天下无心异志。昔日我的文祖,心中充满了忧虑;驱逐豺狼,经营着这片土地。如今我接过命令,没有人敢于懈怠;惟有你们辅佐我,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共同的忧虑。

注释:

  • 百川:指所有的河流。
  • 邓林:邓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象征着集体力量的聚合。
  • 猛虎: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威胁。
  • 忠臣:指忠于国家的臣子。
  • 文祖:指历史上的开国君主或文化祖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年-581年),字子山,号逸少,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歌、散文、赋,风格典雅,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政治动荡、战争频繁,庾信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忠臣责任的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百川”和“忠臣”开头,从自然景象引入,寓意深远。诗人通过自然界的规律,揭示了人事的道理。百川汇聚,形成大海,暗示众多力量的团结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而猛虎和忠臣的对比,体现了在国家治理中强者与忠者的双重需要。

整首诗中,庾信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忠臣的推崇与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诗中所提到的“文祖”与“豺狼”,不仅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政治环境的警示。诗人在承接命令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体现了文人对国家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川俱会:意指众多河流汇聚,象征团结。
    • 大海所以深:说明团结的力量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 猛虎在山:比喻强大力量的存在。
    • 忠臣处国:强调忠诚于国家的重要性。
    • 昔我文祖:提到历史上的开国君主,反映历史的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比作政治状况,深化主题。
    • 对仗:如“猛虎在山,百兽莫敢侵”,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表达了对团结、忠诚和国家安定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忧国情怀。

意象分析:

  • 百川:象征着力量的汇聚、团结。
  • 大海:象征着深邃与包容。
  • 猛虎:强大的威胁或力量。
  • 忠臣:象征着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川汇聚象征什么?

    • A. 个体的力量
    • B. 团结的力量
    • C. 自然的力量
    • D. 时间的流逝
  2. 诗中提到的“文祖”是指?

    • A. 诗人自己
    • B. 历史上的开国君主
    • C. 其他诗人
    • D. 外国的统治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的作品,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感慨。

诗词对比: 对比庾信与李白的诗风,庾信多用典雅的语言表达忧国情怀,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不羁的个性表达。

参考资料:

  • 《庾信诗文集》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夜集田卿宅 夏夜 北岳庙 马嵬 题隐者居 送郑山人游江湖 送天台僧 病起 病蝉 夜喜贺兰三见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貂裘换酒 厄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皮字旁的字 涵水 拔萃出类 贝字旁的字 秩薪 包含鬃的词语有哪些 黄皮刮廋 卜字旁的字 数结尾的成语 后巷前街 决结尾的成语 意宪 包含菌的词语有哪些 行棋 风萍浪迹 人言凿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