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53
《二郎神》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越王台畔,谁把胭脂轻洒。
怪真色生香,乍染出猩红样,浅深高下。
莫是杜鹃啼血处,痛处士山妻羽化。
我只虑无端桃杏,大胆来争声价。
笑话。春工无赖,暪真妆假。
向暖日凌风开未了,也不顾北人惊诧。
碎聚花茵浮大白,尽教那颜如渥赭。
待高髻凭栏,唱罢春风,看他都雅。
在越王台边,谁轻轻洒下了胭脂?
奇怪的是,这真正的颜色散发着香气,
乍一看竟染出了猩红的样子,深浅不一。
难道是杜鹃啼血的地方,
痛苦的士人山的妻子已经羽化?
我只担心无端的桃杏,大胆来争夺声价。
笑谈之间,春天的工匠真是无赖,
那妆容是虚假而模糊的。
向暖日和微风展开的花朵尚未结束,
也不在乎北方人惊讶的目光。
花草碎聚在草地上,浮现出大白色,
尽让那脸色如渥赭的姑娘们来教养。
等高髻的女子凭栏而立,
唱罢春风,看看他们的优雅。
《二郎神》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张扬。诗中开头提到的“越王台畔”,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绘,更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诗人用“胭脂轻洒”来象征美丽的女子,展现了春天色彩的绚丽多姿。
诗中关于“杜鹃啼血”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在美与痛之间的思考,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桃杏”则代表了春天的繁盛,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春天美丽的享受。在“春工无赖,暪真妆假”的自嘲中,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调侃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交织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越王台”象征什么?
“杜鹃啼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如何看待春天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