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4:28
游仙都五首
作者: 吴谨微 〔宋代〕
辙迹峰前聊息迹,
忘归洞口未能归。
往来名利憧憧者,
著脚仙都亦自稀。
在辙迹峰前稍作停留,
在忘归洞口却无法回去。
来往追逐名利的人,
在仙都这儿也显得稀少。
“仙都”常指道教所描绘的理想境界,象征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忘归”,则反映出对世俗名利的追逐使人们迷失在繁华的表象中,无法回归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吴谨微,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的赞誉。吴谨微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体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经济繁荣,名利之风盛行。许多士人追逐名利,然而吴谨微在此背景下反思这种追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批判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首句“辙迹峰前聊息迹”,以“辙迹”的意象引入,暗示了人们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仿佛在无尽的追逐中,无法停下脚步。接下来的“忘归洞口未能归”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繁华世界中迷失的状态,忘记了最初的归属与安宁。
而“往来名利憧憧者”的描写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冷漠与批判,亦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著脚仙都亦自稀”则暗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真正能够坚守内心理想、追寻仙都境界的人却是少之又少。这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名利追逐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繁华与迷失之间的思考,引导读者反思内心的真实需求。
诗词测试:
诗中“忘归”指的是?
“往来名利憧憧者”中的“憧憧”指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了理想的境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