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00
上苑夭桃自作行,
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
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
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
为问何年返帝乡。
在上苑中,夭桃自开自谢,
刘郎离去后,不知有多少次芳香再现。
我厌倦了年轻时对新花的追逐,
如今闲坐对着宫花,识得它的旧香。
想要赠送佳人的不是泛泛之辈,
而是好好地系上幽佩,吊念沉湘。
鹤林神女不知何时有消息,
我想问她何年才能回到帝乡。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跨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独特,语言生动,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致为主题。苏轼在政治上经历起伏,因而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珍惜。苏轼在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抒发了对旧友和往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的情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苏轼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篇以“上苑夭桃自作行”引入,展现了一种自然的生长与凋谢的过程,带有时间流逝的意味。接下来的“刘郎去后几回芳”则透露了对刘郎(可能是某位友人的代称)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无奈。
“厌从年少追新赏”承接前文,表现了对年轻时追逐新花的厌倦与反思,转而“闲对宫花识旧香”,则显示出他对旧事物的珍视与情感的积淀。此处的对比不仅反映出人生的变化,也传达出一种成熟的心态。
最后两句“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则引导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花与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深邃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
“闲对宫花识旧香”中的“旧香”指的是什么?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回忆,后者则通过酒与月的描绘展现豪放与孤独。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情感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