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刁景纯赏瑞香花,忆先朝侍宴,次韵》

时间: 2025-05-04 03:22:00

诗句

上苑夭桃自作行,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00

原文展示

上苑夭桃自作行,
刘郎去后几回芳。
厌从年少追新赏,
闲对宫花识旧香。
欲赠佳人非泛洧,
好纫幽佩吊沉湘。
鹤林神女无消息,
为问何年返帝乡。

白话文翻译

在上苑中,夭桃自开自谢,
刘郎离去后,不知有多少次芳香再现。
我厌倦了年轻时对新花的追逐,
如今闲坐对着宫花,识得它的旧香。
想要赠送佳人的不是泛泛之辈,
而是好好地系上幽佩,吊念沉湘。
鹤林神女不知何时有消息,
我想问她何年才能回到帝乡。

注释

  • 夭桃:夭折的桃花,形容花期短暂。
  • 刘郎:指的是刘郎(或许是指某位才子),此处借代。
  • 新赏:新近欣赏的花卉。
  • 宫花:宫中种植的花,象征美丽和优雅。
  • 泛洧:泛指的,广泛的;洧,水流。
  • 幽佩:细致的佩饰,常用来装饰衣物。
  • 沉湘:指沉香,常与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
  • 鹤林神女:传说中的仙女,象征清逸和超凡脱俗。
  • 帝乡:指天帝的故乡,通常寓意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跨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独特,语言生动,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致为主题。苏轼在政治上经历起伏,因而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美丽事物的珍惜。苏轼在诗中通过对花的描写,抒发了对旧友和往事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的情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苏轼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开篇以“上苑夭桃自作行”引入,展现了一种自然的生长与凋谢的过程,带有时间流逝的意味。接下来的“刘郎去后几回芳”则透露了对刘郎(可能是某位友人的代称)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无奈。

“厌从年少追新赏”承接前文,表现了对年轻时追逐新花的厌倦与反思,转而“闲对宫花识旧香”,则显示出他对旧事物的珍视与情感的积淀。此处的对比不仅反映出人生的变化,也传达出一种成熟的心态。

最后两句“鹤林神女无消息,为问何年返帝乡”则引导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苑夭桃自作行:描绘了春天的桃花在园中自开自谢,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2. 刘郎去后几回芳:提到刘郎的离去,表现出对往昔友人的怀念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厌从年少追新赏:表达对年轻时追逐新奇事物的厌倦,表现出一种情感的成熟。
  4. 闲对宫花识旧香:对宫花的细腻观察,象征着对旧事物的怀念与情感的寄托。
  5. 欲赠佳人非泛洧:表达对佳人的美好祝愿,表明自己对真挚情感的追求。
  6. 好纫幽佩吊沉湘:以佩饰寄托情感,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往事的缅怀。
  7. 鹤林神女无消息:提及神女,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期盼,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为问何年返帝乡:以此结尾,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与人生的无常相提并论,展现出深刻的生命哲学。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界的花与人情感相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花与内心的感受,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深邃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短暂的生命。
  • 宫花:象征高贵与优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幽佩:象征细腻的情感与美好的祝愿。
  • 鹤林神女:象征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郎”指的是?

    • A. 苏轼的朋友
    • B. 古代的诗人
    • C. 一种花
    • D. 以上均可
  2. “闲对宫花识旧香”中的“旧香”指的是什么?

    • A. 新花的香味
    • B. 过去的情感
    • C. 生活的烦恼
    •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与回忆,后者则通过酒与月的描绘展现豪放与孤独。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情感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宿迁舟中即景 乐游应诏诗 临终诗 鲁恭治中牟 梁鸿尚节 铅山河口即目 其二 铅山河口即目 其一 冬笋 广元道上 喜地山弟归自甘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矢字旁的字 善与人交 驰髍 旡字旁的字 好骑者堕 金字旁的字 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花街柳市 饿殍载道 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尘黩 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束身受命 瓜字旁的字 富室豪家 簠簋不饰 虎狼之势 包含颔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