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时间: 2025-04-27 19:08:24

诗句

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

守着这良田数顷,看一会雨种烟耕。

倒大来心头不惊,每日家直睡到天明。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

杖藜无处不堪行,满目云山画难成。

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

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

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

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

山川,都来杖屦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遂闲堂即事堂名遂闲,偃息其间。

对着这青编四围、翠玉千竿。

壁上关仝范宽,枕上陈抟。

古铜围座锦斓斑,玛瑙杯斟水晶寒。

灵石相间玉潺湲,笔砚窗前雨声干。

倒大来清安,柴门势不关,一任云飞散。

秋池散虑池亭草苫,书架牙签。

对着这烟波绿惨,霜叶红酣。

太湖石神剜鬼劚,掩映着这松杉。

恰便似蛟龙飞绕玉巉岩,忄害的些野鹿山猿半痴憨。

呼童忙为卷疏帘,老子无语但掀髯。

遥瞻,云山露半尖,越显的秋光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08:24

原文展示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作者: 张养浩

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
守着这良田数顷,看一会雨种烟耕。
倒大来心头不惊,每日家直睡到天明。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
杖藜无处不堪行,满目云山画难成。
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
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
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
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
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
山川,都来杖屦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遂闲堂即事堂名遂闲,偃息其间。
对着这青编四围翠玉千竿。
壁上关仝范宽,枕上陈抟。
古铜围座锦斓斑,玛瑙杯斟水晶寒。
灵石相间玉潺湲,笔砚窗前雨声干。
倒大来清安,柴门势不关,一任云飞散。
秋池散虑池亭草苫,书架牙签。
对着这烟波绿惨,霜叶红酣。
太湖石神剜鬼劚,掩映着这松杉。
恰便似蛟龙飞绕玉巉岩,忄害的些野鹿山猿半痴憨。
呼童忙为卷疏帘,老子无语但掀髯。
遥瞻,云山露半尖,越显的秋光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诗人从功名利禄的火坑中跳出,来到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守着几亩良田,悠闲地观赏雨后烟雾缭绕的田园景色。诗人心情平静,每天都能睡到天亮,看到川流与鸡犬相伴的和谐生活,周围绿意盎然。诗人手持拐杖,游走于山川之间,视野中尽是美丽的风景。

泉水声响起时,诗人静静倾听,感到柴门的宁静。寒食节与清明时节的禁烟,雨后的田野上,几株杏桃树在溪边,一两处院墙里秋千摇曳。隐约中似乎听到乐器声,实际上是水流潺潺。人家的景象恰似武陵源,烟雾缭绕,春意盎然。游人骑马轻声吟唱,乡下老人谈论丰收的年景。

山川环绕在身边,诗人感到心中一片闲适,因而给自己的闲居起了个名字“遂闲”。在这青翠的环境中,墙上挂着关仝与范宽的画作,床上则有陈抟的画卷。古铜色的座椅上摆放着斑斓的锦缎,水晶杯中斟满了清水。窗前的笔砚伴随着雨声,诗人心境清静,柴门敞开,任凭云彩飘散。

在秋池的草亭上,书架上有牙签,眼前是一片烟波荡漾、霜叶红艳的景象。太湖石如同神祇,掩映着松柏。恰如蛟龙环绕着玉嶙峋,山中偶尔传来野鹿与猿猴的声音。呼童忙着卷起疏帘,诗人无语,只是轻轻掀起胡须,遥望远方,云山露出一半尖角,秋光愈发淡雅。

注释

  • 功名火坑:指追逐功名利禄的艰辛和痛苦。
  • 花月蓬瀛:形容美好的自然环境,花和明月交相辉映,蓬莱仙境的美好。
  • 杖藜:手持拐杖,暗示诗人年纪稍长,但仍然乐于游荡。
  • 武陵源:古代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象征着安宁与和谐。
  • 寒食、清明:中国传统节日,分别在春季,通常与祭祖与春游有关。
  • 太湖石:指太湖的奇石,常用来装点园林,寓意自然的神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养浩,元代著名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隐逸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田园景象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向往隐居生活。

诗歌鉴赏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歌的开头以“跳出功名火坑”引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厌恶,随后转向描写宁静的田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例如,“见斜川鸡犬乐升平”,描绘了乡野的安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美,也关注生活的点滴,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自然之中。诗人在悠闲的生活中感悟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他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跳出功名火坑”:抒发对功名的厌恶,选择隐居。
  2. “来到这花月蓬瀛”:描绘自然环境的美好。
  3. “倒大来心头不惊”:表达心境的平静。
  4.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展现乡村生活的安宁。
  5. “杖藜无处不堪行”:暗示年长但仍喜游历。
  6. “秋池散虑池亭草苫”:描绘秋天的宁静,展现生活的简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
  • 拟人:自然界似有生命,流动的水声如人乐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闲适田园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波:象征宁静,描绘田园的美丽。
  • 霜叶:象征秋天的成熟与静谧。
  • 云山:象征自然的广阔与无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源”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安宁的世外桃源
    • C. 复杂的官场
    • D. 战争的前线
  2.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 A. 对功名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社会的批判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夸张
    • B. 对比
    • C. 拟人
    • D. 排比

答案

  1. B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养浩的田园诗与陶渊明的隐逸诗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但张养浩更加注重描绘生活的闲适与乐趣,而陶渊明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参考资料

  1. 《元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越调】霜角 【双调】拨不断_第一楼小集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商调】梧叶儿_次韵鸳鸯浦 清江引 百字令 赠弹一弦子张文秀 【正宫】醉太平_春情乌云髻 【双调】水仙子_梅边即事好 【中吕】红绣鞋_怀古金字淡 【商调】梧叶儿_夏夜即席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提手旁的字有哪些?小学一年级提手旁汉字大全_轻松掌握提手旁生字 推聋装哑 人中豪杰 袖轴 据凭 夕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夕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大败亏轮 白字旁的字 瓶伙 包含邛的词语有哪些 假批子 高谈雅步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田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息息相通 蕙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