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2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23:58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
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
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
尾虎惩危道,挥蝇慕昔贤。
浪云择地蹈,濡血在山前。
君子在小事上也要谨慎,远离嫌疑的事情。
从来在收纳鞋履的地方,不靠近种瓜的田地。
樊圃中的芸豆刚刚成熟,耕作的田畦已经延绵。
虽然黄台的果子可以摘取,但东郭的人从未去过。
尾巴上的老虎惩罚危险的道路,挥舞苍蝇仰慕昔日贤人。
浪云选择地方踩踏,沾染鲜血在山前。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以“君子”的身份提醒人们应谨慎行事,避免麻烦与嫌疑,反映出一种对社会道德的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刘克庄的《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的古诗。诗中以“君子”开篇,表明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强调在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谨慎行事,体现出一种自我约束的精神。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如“樊圃”与“黄台”,描绘出丰收的场景,暗示人们在忙碌中也要保持警惕,不可因小失大。
诗中提到的“尾虎惩危道”,借用老虎这一具有威胁性的动物,警示人们要远离危险、谨慎行事。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融入了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德的向往。同时,诗中所传达的道德观念与人生态度,至今仍具有警醒和启发的意义。
逐句解析: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
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
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
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
尾虎惩危道,挥蝇慕昔贤。
浪云择地蹈,濡血在山前。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如“尾虎”)、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哲理的表达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谨慎和道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中要保持警觉,远离隐患,追求高尚的品德。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君子防微谨”中的“君子”指的是:
A. 君王
B. 品德高尚的人
C. 农夫
D. 商人
诗中提到“尾虎”是用来比喻:
A. 友谊
B. 危险
C. 努力
D. 收获
诗的主题主要是强调:
A. 享乐
B. 谨慎与道德
C. 旅行
D. 战争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于道德和警觉,后者则更注重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