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9:12
不识谁家柳,居然植五株。
绿阴扶古岸,白日澄平湖。
垣破余荒菜,墙颓插短芦。
可怜凭眺处,山色半模糊。
我不知道这是谁家的柳树,竟然种了五株。
绿荫掩映在古老的岸边,白天的阳光照耀着平静的湖面。
围墙破损,荒草萋萋,墙角插着几根短芦苇。
可怜我所眺望的地方,山色模糊不清。
作者介绍:方士鼐,清代诗人,字子华,号天宇,生于江苏,工诗文,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的某个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清代是一个社会变迁较大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菊江杂咏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即以“柳”引入,虽然“不识谁家”,但通过对五株柳树的描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绿阴扶古岸”和“白日澄平湖”描述了柳树下的阴凉和湖面的宁静,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后两联中,诗人则转向对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提到“垣破余荒菜”,“墙颓插短芦”,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荒凉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情。最后一句“可怜凭眺处,山色半模糊”,则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山色的模糊恰似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孤独,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情景交融,兼具观景与抒情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深邃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惆怅与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可怜凭眺处,山色半模糊”中的“可怜”表示什么情感?
诗歌的主要意象有哪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