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壁 其二》

时间: 2025-05-04 11:32:04

诗句

忽换笙箫作鼓笳,更惊烽火失烟霞。

海风吹折青松树,何惜江村一朵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04

原文展示:

忽换笙箫作鼓笳,更惊烽火失烟霞。海风吹折青松树,何惜江村一朵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战乱中音乐变得激烈,令人更加惊心动魄,烽火连天,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和美好。海风吹折了青松,然而即便如此,我又何必在意江村那一朵孤独的花呢?

注释:

  • :突然,意外地。
  • 笙箫:指古代的乐器,笙和箫是两种吹奏乐器,通常用于柔和的音乐。
  • 鼓笳:鼓和笳(古代的一种乐器),象征战争的急促和激烈。
  • 烽火:指战争的信号,烽火台上点燃的火焰,表示战乱。
  • 烟霞:指美好的自然景象(如山水的云雾和阳光),这里暗指和平的时光。
  • 海风:指海边的风,通常带有猛烈和冲击的特性。
  • 青松树:象征坚韧和长青的生命力。
  • 江村:指江边的小村庄,体现了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
  • 一朵花:象征美好而脆弱的事物,暗示对生活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湘,清代诗人,生活在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和社会现实为主。诗风清新,常用细腻的笔触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动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争频繁,诗人通过音乐的变换象征社会的剧烈变化,借助自然意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音乐的变换为起点,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冲突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忽换笙箫作鼓笳”的对比,展现了从优雅宁静的生活到战争频发的剧变。这种变化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影响,更是对人们心灵的震撼。接着,诗人描绘了海风吹折青松的场景,象征着外界力量对自然的摧残和内心的无奈。最后一句“何惜江村一朵花”则以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虽然环境再恶劣,内心仍旧渴望那一丝温暖和宁静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细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换笙箫作鼓笳:音乐的变换,象征生活的剧变。
  2. 更惊烽火失烟霞:烽火象征战争,失去的烟霞则暗示美好的时光已去。
  3. 海风吹折青松树:自然遭受冲击,表现出环境的恶劣。
  4. 何惜江村一朵花:虽环境恶劣,仍珍惜那一丝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笙箫与鼓笳的对比,展现出从宁静到动乱的变化。
  • 意象:青松与江村一朵花的意象,象征坚韧与脆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情感基调中渗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笙箫: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 鼓笳:象征战争与动乱的生活。
  • 青松:象征坚韧和常青的生命力。
  • 江村一朵花:象征孤独而美好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 A. 笙、箫
    • B. 鼓、笳
    • C. 以上都有
  2.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象征坚韧的生命力?

    • A. 江村
    • B. 青松
    • C. 一朵花
  3. 诗中“何惜江村一朵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生活的珍惜
    • B. 对美好生活的无奈
    • C. 对战争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对自然和人心的影响,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愁别绪,与李湘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清代诗人研究》
  • 《李湘诗集》

相关查询

寿邕州赵守 寿李参政壁 李大著赴豫章别驾同舍饯别用二工部天上秋期 哭赵清之 哭赵清之 金精山 嘉定甲以礼部尚书得请便道还家作此诗 嘉定甲戌正月以金部郎分阃东淮正当金虏弃巢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 寄黄州赵驾庚辰入蜀舟次黄冈适赵倅奇夫檄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欺世乱俗 刑事处分 幻象 先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惊风雨,泣鬼神 千钧一发 鸟字旁的字 包含慷的成语 靡不所措 包含林的词语有哪些 狎至 黽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包含纤的成语 八十四调 咫尺之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迥乎不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