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时间: 2025-04-25 06:07:22

诗句

笔下翻翻注九河,腹中空洞五车多。

麟经旨妙传洙泗,骚学词明慰汨罗。

六度有为超梵业,一心无累证禅那。

龙蛇岁恶贤人逝,心折风前薤露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07:22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笔下翻翻注九河,腹中空洞五车多。
麟经旨妙传洙泗,骚学词明慰汨罗。
六度有为超梵业,一心无累证禅那。
龙蛇岁恶贤人逝,心折风前薤露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洪庆善郎中的悼念。诗中提到,洪郎有着广博的学识,但内心却空虚;他的才华如同麟经和骚体,能够传承文化,安慰着历史的汨罗江。经过多次的修行,他超越了世俗的烦恼,心境清净,达到了禅的境地。然而,时光无情,像风前的露水一样,贤人的逝去让人心痛,留下了无尽的惆怅。


注释:

  • 九河: 指的是中国的河流,象征广博的学识。
  • 五车: 形容知识丰富,五车书籍借指学问渊博。
  • 麟经: 传说中的神兽“麟”所携带的经文,象征智慧和德行。
  • 洙泗: 指古代的洙水和泗水,寓意文化的源流。
  • 骚学: 指《楚辞》的学问,文采斐然。
  • 六度: 指佛教的修行法门,表示超越世俗的境界。
  • 禅那: 指禅宗的深刻境地或修行。
  • 龙蛇: 比喻混乱不堪的时局。
  • 薤露歌: 传说中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涉及人生哲理、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而又含蓄,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是对洪庆善郎中逝世的悼念,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诗歌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悼念的形式展现了洪庆善郎中的生平与成就,展现了作者对其的深切怀念。开篇以“笔下翻翻注九河”描绘洪郎的博学,表明他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腹中空洞五车多”又暗示了内心的空虚,体现了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接着提到“麟经旨妙传洙泗”,既赞美了洪郎的才华,又以“骚学词明慰汨罗”引出屈原的哀思,形成了对历史与个人感情的交织。

后半部分则通过“六度有为超梵业”强调了洪郎的修行与追求,表达了对心灵境界的渴望,而“龙蛇岁恶贤人逝”则将现实的无情与个人的逝去结合,揭示了对贤人离去的无奈与痛惜。最后以“心折风前薤露歌”结尾,强烈的情感呼应了全诗的悼念主题,深刻的表达了对失去的朋友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下翻翻注九河: 表达洪郎的知识渊博,能注解文学经典。
  2. 腹中空洞五车多: 反映内心的孤寂,虽然学识广博,但缺乏实质感。
  3. 麟经旨妙传洙泗: 含蓄赞美洪郎的才华,能够传承文化。
  4. 骚学词明慰汨罗: 引用屈原的文学,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5. 六度有为超梵业: 形容洪郎的修行与追求,超越世俗。
  6. 一心无累证禅那: 表现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成果。
  7. 龙蛇岁恶贤人逝: 暗示社会动荡与贤人的逝去,令人感伤。
  8. 心折风前薤露歌: 以露水象征悲伤,表达对逝者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 “龙蛇岁恶”暗示社会混乱,反映时局的不安。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 “薤露”象征哀思,传达对逝者的追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洪庆善郎的悼念,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与内心的孤独,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河: 象征渊博的知识与文化。
  • 麟经: 代表高尚的品德与智慧。
  • 洙泗: 文化的源泉,传承与历史的象征。
  • 薤露: 代表哀思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洪郎的学识比喻为哪条河流?

    • A. 长江
    • B. 九河
    • C. 黄河
  2. “六度”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六个朋友
    • B. 六种修行法门
    • C. 六个季节
  3. 诗中提到的“龙蛇岁恶”指的是什么?

    • A. 动物
    • B. 时局混乱
    • C. 笔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庐山谣》中李白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逝者的思念,展现了不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葛立方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而李白则将自然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豪放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汇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过员太祝林园 登北固山亭 奉使淮南 题开圣寺 赠田玉卿 看射柳枝 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 山居送僧 遇湖州妓宋态宜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床头金尽 壤奠 卝字旁的字 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淫词艳语 徒费无益 通时达变 羽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陨惧 幾字旁的字 叙会 安睡 外宽内明 包含乷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冰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