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40
荆棘丛中少避锋,
归来袖手十春冬。
茅檐去市远更远,
樵路入山重复重。
云与好闲长作伴,
虎知闻道亦相容。
浊醪寄酿枯松腹,
夜醉南山最上峰。
在荆棘丛生的地方不太容易避开锋利的刺,
回到家中,袖手静观十个春秋冬夏。
那茅草屋檐远离市集,愈发显得遥远,
砍柴的小路深入山中,显得多么曲折。
云彩与我这份悠然自得的心境长久作伴,
连老虎也知道道理,心中感到宽容。
浑浊的酒酿藏在枯松的树干中,
夜晚醉倒在南山的最高峰。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虎知闻道”可理解为对自然与道理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作者介绍:冯时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选择隐居乡村,表现出对繁华世界的超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题村居》是冯时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乡村的生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全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闲适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首句“荆棘丛中少避锋”以荆棘象征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暗示隐居生活的挑战。在经历了春冬的轮回后,诗人选择袖手旁观,享受宁静的生活,显示了他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茅檐去市远更远”通过描绘朴素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远离尘嚣的决心。樵路的重复曲折则象征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正是这种接触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云与好闲长作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云彩成为他悠闲生活的伴侣。最后的“夜醉南山最上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陶醉与心灵的升华,展示了他对高峰与自由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仰,成为宋代田园诗的典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荆棘”比喻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生活的艰难
C. 人的情感
“夜醉南山最上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失落
B. 自豪
C. 陶醉
诗中“云与好闲长作伴”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世俗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冯时行的《题村居》均描绘了田园生活,前者侧重于秋天的宁静,后者则强调隐居的悠闲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风格上王维更显深沉,而冯时行则更显轻松和愉悦。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深入理解《题村居》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