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次韵赠歌妓)》

时间: 2025-05-02 21:24:41

诗句

十二阑干褰画箔。

取次穿花成小酌。

彩鸾舞罢凤孤飞,回首东风空院落。

杳杳桃源仙路邈。

晴日晓窗红薄薄。

伤春还是懒梳妆,想见绿云垂鬓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4:41

原文展示:

木兰花(次韵赠歌妓)
作者: 舒亶
〔宋代〕

十二阑干褰画箔。
取次穿花成小酌。
彩鸾舞罢凤孤飞,
回首东风空院落。
杳杳桃源仙路邈。
晴日晓窗红薄薄。
伤春还是懒梳妆,
想见绿云垂鬓脚。

白话文翻译:

在十二道栏杆前,轻轻掀开画帘。
随意穿过花丛,喝一小杯酒。
彩鸾舞完后,凤凰单独飞去,
回头望去,东风吹拂,院落空荡。
桃源深处,仙路渺茫。
晴朗的日子,晨窗映出淡淡的红光。
伤春之际,仍然懒得梳妆,
只想看到那绿云垂下的鬓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掀起,撩起。
  • 画箔:装饰的帘子。
  • 彩鸾:一种美丽的鸟,象征华丽。
  • 杳杳:深邃而遥远的样子。
  • 桃源:典出《桃花源记》,指理想的世外桃源。
  • 薄薄:轻薄,形容光线柔和。
  • 懒梳妆:懒得打扮。
  • 绿云:形容女子的长发。

典故解析:

  • 桃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一种理想的、与世隔绝的生活。
  • 东风: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亶,字仲容,号翰林,宋代词人,擅长词作与诗歌,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优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士人多有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中的歌妓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以及文人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次韵赠歌妓)》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诗的开头以“十二阑干褰画箔”引入,生动描绘了一个轻盈而优雅的场景,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柔的春日午后。接着,诗人随意穿过花丛,暗示了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让人感受到一种愉悦的心情。

然而,随着“彩鸾舞罢凤孤飞”的出现,情感的基调开始转变,孤独感悄然浮现。东风送走了热闹,留下的是空荡的院落,仿佛在诉说着人情的冷暖与世事的无常。接下来的“杳杳桃源仙路邈”则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但此时却显得遥不可及,令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惆怅。

最后两句“伤春还是懒梳妆,想见绿云垂鬓脚”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面对春天的伤感,诗人选择了懒散,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二阑干褰画箔:描绘了一个精致的环境,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 取次穿花成小酌:表达随意与洒脱,象征生活的自在。
  • 彩鸾舞罢凤孤飞:引入孤独的意象,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
  • 回首东风空院落:表现一种空虚感,伴随春风而来的却是人情的冷漠。
  • 杳杳桃源仙路邈:桃源象征理想,然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却是遥不可及的。
  • 晴日晓窗红薄薄:描绘晨光透过窗户,增添了温暖和宁静。
  • 伤春还是懒梳妆:表达对春天的伤感,选择懒散打扮,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想见绿云垂鬓脚:渴望看到美好,却又显得遥远。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源的意象比喻理想的生活。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春天的变化。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纠葛,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阑干:象征着美丽的环境和生活的享受。
  • 画箔:代表着艺术与生活的交融。
  • 彩鸾与凤:象征华丽与美好,但同时也暗含孤独。
  • 桃源:象征理想与梦幻,代表人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
  • 绿云垂鬓:象征美丽的女子,暗示对美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彩鸾舞罢凤孤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宁静
    D. 激动

  2. “杳杳桃源仙路邈”中的“桃源”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世界
    C. 自然景色
    D. 个人情感

  3. 诗中提到的“绿云”代表了什么?
    A. 自然景色
    B. 美丽的女子的长发
    C. 春天的气息
    D. 孤独的心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事的怀念。
  • 杜甫的《春望》:探讨春天的意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舒亶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对春天的感怀,但舒亶的词更偏向于伤感与孤独,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思念与柔情。

参考资料:

  1. 《宋词精华》
  2. 《古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诗词入门》
  5. 《词的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林徽君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 蕺山登高 即事 黄居士山房 怀安王宰索得助诗奉题一首 虎丘寺 冬日即事 清明日对酒 春去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拍板成交 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级中学 寝苫枕土 齲字旁的字 鳅鮦 竹刀 赫赫声名 女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屈指可数 蒙珑 招权纳赂 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鸾分凤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