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5:08
木兰花
樊增祥 〔清代〕
暖风销尽楼阴雪。
昨夜香衾全体热。
并头羞戴蕙双花,
连理初生桃百叶。
禁烟未届清明节。
抛隳光阴刚二月。
自批湘竹制风筝,
杏子红绫糊蛱蝶。
春暖的风已将窗前的雪消融,
昨夜的香被温暖得令人陶醉。
并肩羞涩地戴上双蕙花,
新生的桃花叶子已经百叶齐齐。
清明节尚未到来,
时间才刚刚过了二月。
我亲自裁剪湘竹做成风筝,
用红绫包裹杏花,仿佛在糊制蝴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桃花盛开之际,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诗人以“暖风”和“香衾”开篇,营造出一种柔和、舒适的氛围。接着,通过“并头羞戴蕙双花,连理初生桃百叶”的描写,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蕙花和桃叶的结合象征着春天的爱情与希望。在“禁烟未届清明节”中,诗人提到清明节的临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通过“自批湘竹制风筝,杏子红绫糊蛱蝶”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风筝与蝴蝶的意象,象征着自由和生命的美好。整首诗在色彩和意象上都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机与希望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衾”指的是什么?
A. 香气四溢的被子
B. 一种花
C. 一种食物
答案:A
诗歌中提到的“禁烟”在节日中通常指什么?
A. 禁止吸烟
B. 清明节的习俗
C. 春天的习俗
答案:B
诗中“杏子红绫糊蛱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秋天的怀念
C. 对冬天的厌恶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樊增祥的《木兰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以自然为主题,但樊增祥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慨与失落。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