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0:59
瑞鹤仙 饯梦
作者: 邱登成 〔当代〕
引明光旧曲,教唤醒劫外春山一幅。
清风过修竹。认沧江斜照,汀洲新绿。
琴筝断续。对绮霞聊慰倦目。
审萧闲杖履,呼鸟看花,抱此幽独。
却念骚魂远去,蕙怨兰愁,几番歌哭。
襟期未卜。思环佩,渺尘躅。
奈重阑瞰罢,人天难问,寒云何翳秀木。
剩冰怀浸月,犹款九秋露菊。
这首诗通过音乐的引导,唤醒了春山的美丽景色。清风吹过修竹,映照出斜阳下的沧江,汀洲上新绿的景象一目了然。琴声和筝声断断续续,面对绮丽的霞光,聊聊地慰藉疲惫的眼睛。漫步于宁静的环境中,呼唤鸟儿,欣赏花朵,享受这种幽静的独处时光。然而,心中却思念远去的骚魂,蕙兰的怨愁,内心经历了几番的歌唱与哭泣。对未来的期盼尚未明确,思绪如同环佩般渺茫。重重的栏杆让我无奈地凝视,人与天之间难以询问,寒云遮蔽了秀美的树木。只剩下冰冷的月光浸润着,依然款款绽放着九秋的露菊。
邱登成,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及自然景色为主题,风格清新隽永。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瑞鹤仙 饯梦》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美好回忆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渗透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瑞鹤仙 饯梦》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情感反思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诗中开篇以“引明光旧曲”引入,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清风过修竹”描绘出一幅恬静的自然画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从自然美景转向内心的感受,特别是“却念骚魂远去,蕙怨兰愁,几番歌哭”,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无尽怀念和惆怅。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又夹杂了孤独、思索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在语言上优雅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全诗围绕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进行深刻的探讨,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奈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A. 笛子 B. 琴筝 C. 鼓 D. 二胡
“却念骚魂远去”中的“骚魂”是指哪个文化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D. 白居易
“清风过修竹”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雪山 B. 森林 C. 河流 D. 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