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1:04
溪风拂拂卷征衣,
溪上攀辕恨马迟。
蝗不入闽今已矣,
碑无留岘古求之。
泉知送客声犹咽,
烛昧留人泪漫垂。
愿速长沙还贾谊,
为公江上斩鲸鲵。
溪边的风轻轻拂动我的征袍,
在溪边拉着车辕,恨不得马儿走得快些。
蝗虫不再进入闽地,这已经是往事,
碑石上没有留住岘山的古时求索。
泉水似乎懂得送客的情怀,声音依然哽咽,
蜡烛微弱,留人泪水漫漫垂落。
希望你能快点回到长沙,像贾谊那样,
在江面上斩杀鲸鲵,报效国家。
华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这首诗写于华岳送别一位名叫陈工部的朋友,表达了对好友离去的惆怅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中提到的贾谊,是为了引导陈工部回归政治生活,寓意深厚。
《送提举陈工部》是一首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开篇用“溪风拂拂卷征衣”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轻柔的溪风与征衣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接下来的“溪上攀辕恨马迟”,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焦虑与不安,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蝗不入闽今已矣,碑无留岘古求之”两句,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泉知送客声犹咽,烛昧留人泪漫垂”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泉水的哽咽与蜡烛的微弱光线,构成了一个悲伤而又温暖的场景,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两句“愿速长沙还贾谊,为公江上斩鲸鲵”,则寄寓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像贾谊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中“溪风拂拂卷征衣”中的“征衣”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陈工部能像谁一样回到长沙?
“泉知送客声犹咽”中,泉水的声音象征着什么?
《送元二使安西》:
《送别》(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