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提举陈工部》

时间: 2025-07-28 20:49:55

诗句

溪风拂拂卷征衣,溪上攀辕恨马迟。

蝗不入闽今已矣,碑无留岘古求之。

泉知送客声犹咽,烛昧留人泪漫垂。

愿速长沙还贾谊,为公江上斩鲸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9:55

原文展示:

溪风拂拂卷征衣,
溪上攀辕恨马迟。
蝗不入闽今已矣,
碑无留岘古求之。
泉知送客声犹咽,
烛昧留人泪漫垂。
愿速长沙还贾谊,
为公江上斩鲸鲵。

白话文翻译:

溪边的风轻轻拂动我的征袍,
在溪边拉着车辕,恨不得马儿走得快些。
蝗虫不再进入闽地,这已经是往事,
碑石上没有留住岘山的古时求索。
泉水似乎懂得送客的情怀,声音依然哽咽,
蜡烛微弱,留人泪水漫漫垂落。
希望你能快点回到长沙,像贾谊那样,
在江面上斩杀鲸鲵,报效国家。

注释:

  • 拂拂:轻轻地吹拂。
  • 征衣:出征时穿的衣服,表示离别的状态。
  • 攀辕:拉住车辕,表示停下或不愿走。
  • :蝗虫,表示灾害的象征。
  • :岘山,古人求学的地方。
  • 犹咽:声音哽咽,形容情感深重。
  • 蜡烛:象征着光明与温暖,但此时光明微弱,暗示离别的无奈。
  • 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常被称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常流露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华岳送别一位名叫陈工部的朋友,表达了对好友离去的惆怅和对未来的祝福。诗中提到的贾谊,是为了引导陈工部回归政治生活,寓意深厚。

诗歌鉴赏:

《送提举陈工部》是一首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开篇用“溪风拂拂卷征衣”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轻柔的溪风与征衣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氛围。接下来的“溪上攀辕恨马迟”,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焦虑与不安,仿佛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蝗不入闽今已矣,碑无留岘古求之”两句,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泉知送客声犹咽,烛昧留人泪漫垂”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泉水的哽咽与蜡烛的微弱光线,构成了一个悲伤而又温暖的场景,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最后两句“愿速长沙还贾谊,为公江上斩鲸鲵”,则寄寓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像贾谊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风拂拂卷征衣:溪边的风轻轻吹拂,卷起了征服的衣服,表明诗人正处于即将离别的状态。
  • 溪上攀辕恨马迟:在溪边拉着车辕,心中对马儿走得慢感到不满,表现了对离别的不舍。
  • 蝗不入闽今已矣:蝗虫不再进入闽地,反映了社会现状的变化和对过去的追忆。
  • 碑无留岘古求之:碑石上没有留下曾经在岘山的求索,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 泉知送客声犹咽:泉水似乎懂得离别的情感,声音依然哽咽,表现送别的悲伤。
  • 烛昧留人泪漫垂:烛光微弱,令人泪水不断流下,象征着离别带来的痛苦。
  • 愿速长沙还贾谊:希望你能快点回到长沙,像贾谊那样,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
  • 为公江上斩鲸鲵:在江面上斩杀鲸鲵,象征着为国家做出贡献,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泉知送客”,赋予了泉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工整,意境相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鲸鲵”比喻国家的敌人,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风:象征着温柔与离别。
  • 征衣:代表着行旅和离愁。
  • 蝗虫:象征着灾难与历史的无情。
  • 泉水:象征着情感的流动与悲伤。
  • 蜡烛:象征着微弱的光明与温暖。
  • 贾谊:象征着才华与报国之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溪风拂拂卷征衣”中的“征衣”指的是什么?

    • A. 战袍
    • B. 离别的衣服
    • C. 行旅的衣服
    • 答案:B
  2. 诗人希望陈工部能像谁一样回到长沙?

    • A. 孟尝君
    • B. 贾谊
    • C. 屈原
    • 答案:B
  3. “泉知送客声犹咽”中,泉水的声音象征着什么?

    • A. 欢愉
    • B. 哀伤
    • C. 期待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送别》

诗词对比:

  1. 《送元二使安西》

    • 主题:离别与思念,情感真挚。
    • 解析:同样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但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
  2. 《送别》(李白):

    • 主题:人生苦短与朋友惜别。
    • 解析:情感更加激昂,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深厚感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名篇解读》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为允元学录寿时戊戌中秋南城溪楼即席分得微字 木兰花慢 陈伯永竹院有魏鹤山题扁名公留题 木兰花慢 送陈国材都目 木兰花慢·到闲人闲处 木兰花慢 乾卦老阳之象 木兰花慢 坤卦老阴之象 木兰花慢 用长春真人韵 木兰花慢 中秋 木兰花慢·初夏书怀 木兰花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状的成语 旡字旁的字 嘲笑 东方将白 革字旁的字 借道 至字旁的字 乌漆墨黑 平纹 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包含予的词语有哪些 骄觖 有序 見字旁的字 清风朗月 犀舟径楫 沁人心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