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

时间: 2025-05-01 18:57:49

诗句

有地都来一丈余,垦锄元不费工夫。

匝墙先种竹三本,绕槛却栽花数株。

风伯唤来烦解佩,月娥邀得醉携壶。

凭君试向蓬莱问,还有神仙似人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7:49

原文展示:

舍后丈地令人植花种竹闷则邀清风明月尽醉而
作者:华岳 〔宋代〕

白话文翻译:

在我舍后有一丈多的土地,开垦种植并不费什么力气。围墙边先种三株竹子,围绕着栽种几株花。风神唤来烦忧解脱的佩饰,月神邀请我带着酒壶共醉。请你试着去蓬莱问一问,还有没有像人一样的神仙呢?

注释:

  • :古代长度单位,约为3.3米。
  • 垦锄:开垦土地和锄地的意思。
  • 匝墙:围绕墙壁。
  • 风伯:风神,传说中的风的神灵。
  • 月娥:指月亮的女神或月亮本身,常用来象征美丽和宁静。
  • 蓬莱:传说中的仙岛,常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田园、闲适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而闲适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神仙境界的幻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的渴望和对生活中烦恼的解脱。开头两句简洁明了,描绘出一幅小院自耕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随后,提到的竹子和花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后半部分与风和月的互动,展现了诗人醉心于自然,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态,表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则带有哲学的思考,提问“还有神仙似人无”,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世俗繁杂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地都来一丈余:描述后院有一块一丈多的土地,表现出诗人自给自足的生活。
  2. 垦锄元不费工夫:种植和耕作并不费力,体现出生活的惬意。
  3. 匝墙先种竹三本:围绕墙壁种上三株竹,竹子象征坚韧与清雅。
  4. 绕槛却栽花数株:在围栏旁边种几株花,增添美景。
  5. 风伯唤来烦解佩:风神呼唤,带走烦恼,表达释放压力的愿望。
  6. 月娥邀得醉携壶:月神邀约,带着酒壶共醉,表现出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7. 凭君试向蓬莱问:询问神仙的存在,表达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8. 还有神仙似人无: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和月拟人化,表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如“风伯”、“月娥”,体现诗的对称美。
  • 象征:竹子和花代表诗人对自然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又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清雅,代表纯净的生活方式。
  • :象征美丽与生命,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 :象征自由与解脱,暗示对烦恼的超越。
  • :象征宁静与美好,表现孤独中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匝墙先种竹三本”,竹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坚韧
    b) 丰收
    c) 快乐
    d) 悲伤

  2. “凭君试向蓬莱问”中的“蓬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传说中的仙岛
    c) 一座山
    d) 一座城市

答案:

  1. a) 坚韧
  2. b) 传说中的仙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与华岳的田园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陶渊明更强调对世俗的逃避,而华岳则更倾向于在现世中寻求宁静与快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定僧壁 征妇 春闺 忆旧作 积雨初霁与客夜谈,用王文学韵 中夏晚晴 燕居 喜雨 浮碇冈 洪光寺同昆仑山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仪之操 鼓字旁的字 阮琴 金字旁的字 爱国一家 雨字头的字 瞠然自失 公私兼济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十字旁的字 出除 洗手奉公 包含肠的成语 包含裒的词语有哪些 难遇难逢 母字旁的字 谄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