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4
原文展示:
送杨道者永觉 久修头陀行,但欠僧伽衣。 胡为走红尘,涴面不忍挥。 忽觉东州梦,又指西山归。 九峰富泉石,百里环翠微。 买山吾无钱,亦解守钓矶。 儿女苦牵挽,此身陷重围。 临分一太息,山中音信稀。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修行头陀的行持,只是缺少僧伽的衣裳。 为何要走进这纷扰的红尘,弄脏了脸面却不忍挥去。 忽然间感觉到东州的梦境,又指向西山归去。 九峰之间泉水石头丰富,百里之内环绕着翠绿的山峦。 想要买山却没有钱,也懂得守在钓鱼的石矶旁。 儿女们苦苦牵绊,使得自己陷入重重包围。 临别时分深深叹息,山中的音信稀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佛教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灼送别一位名叫杨永觉的道者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的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修行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向往。诗中“久修头陀行,但欠僧伽衣”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坚持,也透露出对世俗的无奈。“胡为走红尘,涴面不忍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和超脱的愿望。后文通过对山林的描绘,如“九峰富泉石,百里环翠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林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修行与世俗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超脱和归隐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超脱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久修头陀行”中的“头陀行”指的是什么? A. 佛教中苦行僧的修行方式 B. 世俗的生活方式 C. 山林中的隐居生活 答案:A
诗中“胡为走红尘”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佛教中苦行僧的修行方式 B. 世俗的世界 C. 山林中的隐居生活 答案:B
诗中“又指西山归”中的“西山”象征什么? A. 佛教中苦行僧的修行方式 B. 世俗的世界 C. 归隐山林,超脱世俗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