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09
生查子
作者:洪适〔宋代〕
十月到盘洲,小小阳春节。
晚菊自争妍,谁管人心别。
木末簇芙蓉,禁得霜如雪。
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
这首词描绘了十月的盘洲,恰逢冬季的阳春季节。晚菊在此时争相绽放,然而又有谁在意人们的离别呢?树梢上聚集的芙蓉花,经得起霜雪的侵袭。心中欣赏四季的美好,不愿与那些痴迷于世俗纷扰的人争论。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菊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象征,寓意高洁、坚韧。菊花在古代文学中常与隐逸、节操结合,体现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人世烦扰的超然。
作者介绍:洪适(约1055-1123),字仲明,号南溪,宋代著名词人,风格清新俊逸,以写景抒情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创作背景:这首词描绘的十月时节,正值秋末冬初之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人情世故的淡然。词中虽然描写了冬日的寒冷,但却通过晚菊和芙蓉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
这首《生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心之间的关系。开头两句以“十月到盘洲”引入,既明确了时间与地点,也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背景。诗中运用“晚菊自争妍”的意象,象征着在萧瑟的秋冬季节中,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争相绽放,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木末簇芙蓉”的形象,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坚韧,尽管面临霜雪的侵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采。
最后两句“心赏四时同,不与痴人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漠然,体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心境。这种心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反映出诗人对人世纷争的反思与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
诗词测试:
“小小阳春节”中“阳春”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晚菊”主要象征什么?
“心赏四时同”的意思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